【專題探索】國家個論 3 頁岩革命對傳統油氣出口國之影響
黃玟寧 (2014/07/08) 《台經月刊第37卷第7期》
隨著美國水平鑽井(Horizontal Drilling)及水力壓裂解(Hydraulic Fracturing)等開採頁岩氣技術之提升,大幅增加非傳統天然氣產量,不但使其油、氣進口需求量下降,直接影響原本貿易夥伴,亦準備積極出口天然氣,對油氣供需市場帶來重要影響。
傳統主要油氣出口國概述
(一)原油出口情形
根據BP(2013)資料顯示,2010~2012年主要石油出口前三大地區為中東、歐亞與非洲地區。其中中東石油出口量明顯高於其他兩個地區,占世界石油出口量之35.61%(圖1)。
圖1 全球各區石油出口量
再觀察中東地區出口狀況,主要輸出國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伊拉克,四國合計出口量為中東整體的78.67%,占全球總出口量32.28%;歐亞主要出口國則為俄羅斯,單其石油出口量即占該區出口量68.73%,全球占比11.44%。非洲地區則以奈及利亞、安哥拉與阿爾及利亞為主,三國合計占該區出口量69.57%,全球占比11.03%。2012年三大主要出口區域出口量全球占比即超過六成,因此傳統主要石油出口區域為中東地區、歐亞(以俄羅斯為主)與非洲。
根據BP(2013)統計,中東地區石油已探明儲量為8,077億桶,占全球將近一半的量。其2012年出口量為19,699千桶/日,主要出口至亞太地區,占其整體出口之73.86%,其次為北美洲的11.87%與歐洲的11.46%(表1)。
表1 傳統石油出口區域與其對象
俄羅斯之石油已探明儲量則為872億桶,全球占比5.2%。2012年出口量為7,124千桶/日,根據IEA(2013)與俄羅斯銀行(Bank of Russia)資料,其主要輸出地區為OECD歐洲地區,占比69.5%,其次為非OECD國家的22.02%。而整體歐亞主要出口石油區域為歐洲,比例67.53%,其次為亞洲的22.73%。
非洲石油已探明儲量為1,303億桶,全球占比7.8%。2012年出口量為7,167千桶/日,主要出口至歐洲(39.77%)、亞太地區(36.31%)與北美洲(19.73%)。
(二)天然氣出口情形
而依據EIA資料,2010~2012年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地區為歐亞、歐洲及中東(圖2)。
圖2 全球各區天然氣出口量
觀察傳統天然氣出口區域及出口形式與其對象,其中歐亞主要出口國為俄羅斯,占該區整體天然氣出口量約75.49%,全球占比18.86%;中東國家以卡達為主要出口國,其餘還有阿曼、伊朗等,全球出口占比15.25%;歐洲則以挪威、荷蘭為天然氣主要出口國,兩國合占該區出口量的77.4%,全球占比16.51%。2012年三大主要區域天然氣出口量全球占比即超過六成,因此主要天然氣出口區域為歐亞(以俄羅斯為主)、中東與歐洲(以挪威、荷蘭為主)。
根據BP(2013)統計,俄羅斯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為1,162兆立方英呎,為全球第二大(17.56%),僅次於伊朗。2012年天然氣出口量為7,086十億立方英呎,占全球天然氣出口量的19.42%。而天然氣出口方式可分兩種型式:管線天然氣(PNG)與液化天然氣(LNG),主受地理環境因素影響,大陸地區多以管線天然氣供應,海島地區多以液化天然氣形式運輸。觀察俄羅斯出口主要為管線天然氣形式,2012年此形式出口量為6,564十億立方英呎,占俄羅斯總體出口量92.64%,主要輸往歐洲,約占歐洲整體管線進口天然氣的1/3;其餘則是出口至亞太地區的液化天然氣(表2)。
頁岩革命、天然氣市場、俄羅斯能源戰略、LNG進口、能源價格競爭、全球油價趨勢、美國能源政策、中東產油國、亞太天然氣市場、台灣能源安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