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星國物流業的發展優勢與對台灣的啟示
鍾錦墀 (2006/11/13)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1期》
物流產業(包括航空、航海及陸地運輸等)是增長迅速的世界性產業,發展日趨複雜化。它提供從單一的運輸存儲到特定的一體化供應鏈等各類服務。根據目前該產業全球年產值為3,200億美元,年成長率約3~10%,全球供應鏈管理市場總產值可達1,73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0%。而亞洲供應鏈管理市場年成長率為15%,高於歐洲的7%和北美的10%。根據市場調查公司JP Morgan的市場調查結果顯示︰由於亞洲貨運商僅外包2.5%的物流業務,而歐美貨運商則將20~25%的業務外包,所以顯見亞洲市場增長速度較快。
在眾多亞洲物流業當中,新加坡要算是佼佼者,並在新加坡經濟發展中持續扮演重要角色,根據「新加坡物流協會」(Singapore Logistics Association)的一分資料顯示—2005年該行業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中之比例達到8%。物流業的增長速度也繼續保持強勁,2005年成長率達到了11%。2006年上半年本地空中運輸業的發展勢頭保持良好,同比去年成長率達到6.9%。該協會李如江主席更指出,2006年上半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貨運量超過93萬公噸,比2005年上半年的86萬9,781公噸成長了6.9%。海運、空運和其裝箱貨運的各項指標都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
新加坡物流業優勢
新加坡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海港、空港和物流中樞,均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新加坡港—全球海運中心,平均每2到3分鐘就有一艘船進出港,每天約處理42艘貨櫃船的裝卸作業,每個月貨櫃吞吐量超過100萬TEU。在此原則下,運用自動化及先進的系統來幫助客戶提升競爭力,便成為新加坡港的重要課題。
新加坡航空物流的代表是其樟宜國際機場,機場內設有樟宜航空貨運中心(也稱物流園區),是一個24小時運作的自由貿易區。這個一站式的服務中心,提供了裝卸航空貨物所需的設備和服務。從飛機卸下的貨物送到收貨人手裡,前後只需一小時。民航局不時研討制定樟宜機場的發展規畫,以確保機場有足夠的能力以應付亞太地區航空交通的急速成長。同時,新加坡亦利用其優良的深水港,興建了四個貨櫃碼頭。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旗下的新加坡港務集團(PSA)每年可裝卸超過1,500萬個貨櫃,是世界最大的單一貨運碼頭經營機構。
(一)高效率線上資訊達成無紙化通關作業
由於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其各環節暢通無阻。以通關作業流程為例,新加坡政府使用「貿易網路」(TradeNet),實現了無紙化通關,包括貿易審核批示、許可、管制等,均透過一個電腦終端機即可完成。最重要的是,加強了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線上資訊的交換。
(二)準確率近乎100%之高科技技術平台
高科技是新加坡物流業的主要支撐力量之一,包括相當完善的網路設置。新加坡物流公司的營運是相當自動化。當地公司一般都擁有高技術倉儲設備、全自動立體倉庫、無線掃描設備、自動提存系統等現代資訊技術設備。網路技術則主要包括政府的網路系統和物流企業的電腦技術平台。同時,物流企業都斥資數百萬美元建成電腦技術平台。透過這樣的技術平台,客戶不但可以進行下訂單及保持業務上便利的聯繫方式,還隨時可以了解所托運貨物當時的空間位置、所處的運送環節和預計送達的時間。如此現代化的高科技技術,確保了貨物的安全和物流過程中的準確性,如條碼和無線掃描儀器的使用,讓每天多達數千萬分的貨物運送準確率幾乎高達100%。
新加坡物流業、亞洲市場、台灣物流業、無紙化通關、供應鏈管理、港埠效率、航空貨運、e化作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