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由加拿大創新科技政策探討其創新表現
張瀞文、康美凰、賴志遠 (2009/11/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1期》
加拿大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政策
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出口國,在2008年第4季,出口即占GDP比例的34%(ECD Economics, 2009),航太、汽車、農產品、模型、塑膠加工機械、紙漿等相關產品的出口量皆為全球前十大,這主要歸功於該國政府在科技與創新政策的推動。為了維持世界經濟強國及高生活水準的國家地位,加國政府承諾提供競爭性的市場及促進投資氣氛,支持企業的創新行為,而中小企業對於開發創新的商品化技術更是不斷推陳出新。創新是個人、企業及組織開發、掌控與使用新產品、設計、製程與商業方法的一種過程,創新因素則包含研發、發明、資本投入與訓練發展等,本文將針對加拿大之國家創新體系、科技政策方向及創新表現之評估進行介紹,以瞭解加拿大政府近期在科技創新政策的推動與實際成果。
加拿大國家創新體系
加拿大政府在中央聯邦組織與科技相關之部會署(Science-based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SBDAs)主要可分為「產業、科技與國際貿易」、「資源、能源與環境」、「安全、太空與交通」、「國際發展」與「醫療」等五類(Isaacs, 2009)。由工業部(Industry Canada, IC)負責國家總體科技政策、產業政策與創新策略之規劃與制定,其執掌之領域含括:發展產業與技術能量、促進科學研究、擬訂電訊政策、推動投資與貿易、推動觀光與小型企業的發展,及擬訂有效將研發成果商品化的規範與服務(Industry Canada, 2009)。在各省政府之下,亦設有經濟發展、環境、能源、自然資源……等廳署。
「產業、科技與國際貿易」政策與相關業務,主要由工業部負責推動,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和外交事務與國際貿易部(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則輔助推行。成立於1916年的國家研究委員會,是加國政府最早成立的研發組織,亦是加國開發科技創新與知識經濟的研發創新領導機構,其負責管理許多世界級的研究設備、資訊、技術,以及西岸到東岸的創新支援網絡。「資源、能源與環境」政策與相關業務,主要有農業與農食品部(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AAFC)、漁業與海洋部(Fisheries and Oceans Canada, DFO)、自然資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NRCan)及環境部(Environment Canada, EC)負責推動,而加拿大氣候與航太科學基金會(Canadian Foundation for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CFCAS)輔助推行;「安全、太空與交通」政策與相關業務,則有國防研發部(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ada, DRDC)與交通部(Transport Canada, TC)負責推動,加拿大太空署(Canadian Space Agency, CSA)輔助推行;「國際發展」業務則是由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IDRC)負責;而「醫療」政策與相關業務,是由醫療部(Health Canada, HC)負責推動,加拿大醫療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CIHR)、加拿大基因中心(Genome Canada, GC)及加拿大公共醫療署(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PHAC)輔助推行。
加拿大政府提供科學研發補助經費的機構主要為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社會科學與人文研究委員會(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SSHRC)、衛生研究院(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CIHR)及加拿大創新基金會(Canada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CFI)等。加拿大創新基金會是為資助研究基礎建設而創立的一個獨立機構,其任務在於強化加拿大的大專院校、研究型醫院及非營利研究機構的研發能量,使他們能進行世界級的研究計畫和科技發展,以造福全國人民。自1997年創立以來,CFI已經以近45億元加幣(約新台幣131.43億元)(附注)資助加拿大境內64個省分裡129個研究機構,總數超過6,000個研究計畫。
創新政策、產業研究輔助、科技基礎建設、創新商品化、研發投資、企業研發表現、人才延攬、科技策略、知識轉化、國家競爭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