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永續漁業資源,引領藍金科技研發之關鍵成功因素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永續漁業資源,引領藍金科技研發之關鍵成功因素

林維君  (2017/07/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7期》

   隨著科技研發創新與漁業技術精良,各先進國家對於漁業產業政策推動莫不以永續漁業資源為願景,相繼投入資源評估與漁業治理策略,並鼓勵企業透過研發與技術改良,提高整體產業收益。為建立產業長期的競爭優勢,除掌握國際趨勢與政策方向外,本文亦透過農業業界科專計畫成效追蹤與企業訪談,彙整並歸納漁業技術研發關鍵成功因素,俾提供各界參考。


全球漁業發展現況

   漁業及水產品具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如DHAEPA),對人體健康有益。FAO統計2014年全球漁業總產量再創新高,16.72千萬公噸,其中捕撈漁56%,產量9.34千萬公噸,44%來自水產養殖產量,7.38千萬公噸(1)。過50年來,魚類等水產品的全球人均消費量持續成長,1960年每年人均消費量9.9公斤1990年為14.4公斤2014年更超過20公斤,在全球人口數不斷上升情況下,估計2050年將97億人,預期對於漁業及水產品的需求將只增不(FAO, 2016)。

 

1  全球漁業產量趨勢圖

 

   FAO為保障全球糧食供應與營養攝取,2013年啟動藍色成長倡(Blue Growth Initiative, BGI),以永續漁業與健全海洋為宗旨,提倡提高漁業生產力、永續性及符合社會經濟期待之負責任漁業及水產養殖業BGI可依捕撈漁業、水產養殖業、生計及糧食系統、水產養殖生態系統之經濟成長等變動所需進行調整,而支持並參BGI的國家,得以該國需求訂定負責任漁業行為準則,運FAO現有的管理框架,健全漁業發展,並有效監控汙染、魚病擴散及環境惡化之衝擊。因此,未來整體漁業捕撈與水產養殖之生產行為,須以永續方式增加產量並減少浪費,因應減緩氣候變遷,提高漁業科技發展與治理,致力滿足負責任漁業與永續利用目標,以確保未來世代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能被滿足而不致耗(FAO, 2016)。

 

國內外漁業技術發展趨勢

   面臨全球人口增長趨勢,可預見漁業及水產品需求將日益提升,於國際先進國家與組織,如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中國及我國,於因應氣候變遷與海洋資源有限之影響下,透過漁業政策實施與鼓勵科技研發方向,整理國際漁業技術發展現況與趨勢如下:

(一)國際漁業技術發展現況與趨勢

1.美國

   美國為重視漁業資源保育之國家,由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及所轄的國家海洋漁業(NMFS)推動漁業保育、管理、監測及研究等業務,透過「魚類資源永續性指數(Fish Stock Sustainability Index, FSSI)評估國家漁業的永續性,評估結果2000年的數3572015年提升為數7582000年開始重建)2005NOAA首次公20年長程研究願景,2025年為目標實現年,長期策略目標以生態、氣候、天氣與水文、商業與交通、技術與支援等為研究領域,規劃每五年為一期的短程研究計畫。

漁業科技研發永續漁業農業業界科專漁業資源管理水產養殖技術漁業政策捕撈科技食品安全智能漁業藍色經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