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全球經濟景氣之情勢與展望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全球經濟景氣之情勢與展望

資服處輯  (2009/01/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期》

盱衡全球經濟表現,國際能源價格在地緣政治局勢情勢不明朗的陰影下持續攀升,原物料價格亦處於相對高檔水準,儘管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所造成流動性緊縮的窘境並無持續擴大的跡象,卻無法避免引發國際股市重挫之衝擊。全球七大央行聯手降息,同步宣布降息2碼,係繼911事件後各國央行首度緊急大幅度降息,以避免全球受信貸市場萎縮而使經濟同步陷入衰退。但由於市場信心仍不足,美國信用危機蔓延全球各國,加上亞洲主要國家亦正面臨出口放緩,以及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的嚴峻考驗,市場供需失衡等問題,短期亦難以解決,全球經濟需等到2009年以後才能重回原有成長軌道,根據IMF、UN、GII、EIU、WB等機構最新預測(表1),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除了中國一枝獨秀之外,世界主要工業國家都將低於2008年,介於2.0~3.0%。

主要經濟體中,美國受到次級房貸風暴及其衍生之信用緊縮的影響,美國企業獲利仍蒙陰影,民眾仍對企業與就業市場缺乏信心,顯示美國近期經濟成長態勢仍不確定。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和景氣衰退之波及,日本對美出口的大幅下跌及設備投資的減少,導致企業獲利與機械訂單持續下滑、失業率及企業破產家數上升等,顯示日本經濟可能處於衰退之中。歐洲經濟隨著全球景氣受金融危機衝擊而明顯放緩,面臨內需萎縮和外需不繼,歐盟所有行業的信心指數在2008年都告下降,歐洲房市亦受信貸市場緊縮將面臨大幅調整。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大幅減緩的跡象,可望繼續作為全球性經濟成長的動能。以下進一步就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的經濟發展作一回顧與展望。

 

1 世界各主要預測機構對經濟成長率之預測

 

美國經濟

回顧2008年美國經濟表現,投資者與消費者信心低落、失業率攀升、通膨屢創新高及痛苦指數上揚。市場及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的修正需要一段時間,而非一蹴可幾。2008年美國經濟出現明顯趨緩的態勢,民間消費與投資持續2007年的低迷景象,惟出口因上半年美元走貶而有些微的成長。另外,美國內需亦顯著萎縮,投資不振是內需下滑的主因。美國投資自2006年第四季至今呈現負成長,主要係因金融海嘯衝擊國內需求,使得企業獲利下滑。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估計2008年美國全年度的民間消費成長率僅有0.7%,明顯的低於2007年2.8%成長率的水準。而EIU估計美國2008年固定資本形成毛額成長率為-4.0%,相較於2007年的-3.1%,亦可以看出美國民間投資的疲軟態勢(表2)。當民間消費成長力道走緩,固定資本毛額成長率持續負成長情形下,即使外需市場維持一定的水準,支持經濟成長向上提升的動能依舊不足,因此提振內需為美國經濟邁向復甦之路的重要課題。

 

2 美國重要經濟指標預測

 

 

EIU估計美國2008年實質GDP成長率為1.8%,較2007年2.0%的年成長,經濟成長趨緩的跡象明顯。此外,EIU估計美國2008年有關商品及勞務的出口成長率為8.1%,雖然低於2007年的8.4%,但因2008年的進口成長率僅有-3.0%,顯著的低於2007年的2.2%,在互有消長的情況下,美國的淨出口得以維持不錯的表現,這與2008年上半年美元的貶值有絕對的關係。2008年美國淨出口的提升對經常帳赤字的改善有正面的貢獻,2008年美國經常帳逆差占GDP比例為4.1%,比之2007年的5.3%已略見改善。美國2008年的工業生產成長率約-0.2%,遠不如2007年1.7%的成長率。美國經濟成長衰退對就業市場產生不小的衝擊,EIU估計美國2008年的失業率將上升至5.6%。

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經濟成長信貸市場貿易萎縮經濟預測次級房貸日本經濟歐洲經濟中國增長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