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世界經濟情勢及其對APEC成長策略的影響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世界經濟情勢及其對APEC成長策略的影響

邱達生  (2011/05/05)    《台經月刊第34卷第5期》

APEC成長策略主要目的為因2008~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希望以新的成長模型來取代舊有的方式。惟筆者2010年初即認為該成長策略議題的發展,很可能會隨著全球經濟的走勢而有所改變,亦即如果全球經濟出現強勁的復甦力道或新的變數,那麼成長策略在新一年APEC議程中,將以另一種形式呈現,以進一步契合亞太區域的實際需要。雖然成長策略的誕生是為改善經濟情勢,然而事實上經濟景氣趨勢也可能改變了成長策略的架構與面向。

 

世界經濟情勢

多數國際預測機構表2011年的世界經濟成長表現將不2010年(1),2011年除了經濟規模較大之外,其成長品質也可望會2010年更佳(1)。雖2010年世界經濟承2009年下半年起的復甦力道,景氣成功的自谷底翻身,亦即在國內生產毛(GDP)的增長方面有所提升,然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後續效應,卻未能獲得充分的解決。這些後續效應包括與就業市場蕭條相關的高失業率、擴張性財政刺激政策與稅收減少所衍生的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問題惡化。

 

1  全球暨世界主要經濟20102011年實GDP成長率預測

 

2010年雖然堪稱後危機時代,但是美、歐、日等已開發國家卻一致出現「不完全的復甦」態勢。而相較20102011年的世界經濟可望呈現質化復甦,在企業獲利充分彌補金融危機期間的損失後,各國就業市場將有改善,廠商淨利終將挹注家計部門而拉抬實質所得,進而貢獻至消費成長。由於一般民眾就業機會與可支配所得的增加,因此對整體景氣環境的感受相對也會較佳,所以儘2011年的經濟成長率低2010年,但2011年的成長品質將優2010年。

美國身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吸納全世界消費財的最大市場,美國總統歐巴馬公開表示希望再次擁有暌違已久的貿易順差,然而世界市場希望轉型為世界工廠恐非一朝一夕。再者,渠201011月的期中大選失利,想要解決接近兩位數的失業率問題,只得開始與共和黨進行協商,201012月在國會通過共和黨支持的延長減稅法案,以換取通過民主黨希望的失業救助案。這一項決定雖然惡化美國預算赤字與公共債務,但有利於短期的經濟景氣復甦進度,且相對降低美國經濟對貨幣政策的倚賴。惟聯準(Fed)眼見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已於同11月決定執行第二次貨幣量化寬鬆政(QE2),輔以退稅財政政策,總規模高8,600億美元。而預期美元在量化寬鬆政策影響下,美元中長期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在未來較可能呈現負斜率的走勢(附圖)。
 

  2007~201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實質有效匯率指數走勢

 

 

與亞太經貿關係密切的歐洲2010年爆發了歐債危機,先是希臘,接著是愛爾蘭等國接連著浮現國債違約壓力,嚴重打擊歐元的品牌公信力。歐債危機雖然是歐洲地區景氣復甦的威脅,但是援助已經到位,使得近期歐洲經濟的表現展現平穩的態勢,除了內需市場相關的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穩定回升之外2010年歐元區對外貿易出超也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參考歐元區2010年第四季的綜合經濟觀察指(Economic Sentiment Indicator, ESI),屬持續上揚,且高於該項數據的長期平均水準。歐洲經濟短期的問題獲得暫時的解決,但未來必須更嚴格的遵守「穩定暨成長協議(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對財政赤字與公共債務的規範,否則歐債仍然是影2011年世界經濟的一大變數。

日本全國2010年依然是籠罩在通貨緊縮的氣氛,對照新興市場的需求帶動通膨,日本頻繁更換首相之重任,冀望在近期的未來終結失落的二十年。在近期表現方面2010年日本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成長逐季上揚,也就是內需方面皆明顯優於危機期間。在外需方面,出口與進口成長率皆達到兩位數,表現可謂不俗。然而在同年的出口方面不如上半年強勁,此與日圓升值造成部分轉單效應有關。參考日本內閣府公布的領先指標已經出現平滑趨勢,雖然領先指標下滑幅度不大,且仍然高於危機期間的水準,但是也意味著復甦進度有趨緩的可能20113月的日本地震,更為日本經濟前景增添了不確定因素。

APEC成長策略經濟復甦全球化貿易赤字匯率政策綠色成長金融危機經濟合作區域整合國際貿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