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探究新加坡的薪資制度與勞動市場趨勢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探究新加坡的薪資制度與勞動市場趨勢

方俊德  (2013/06/05)    《台經月刊第36卷第6期》

   新加坡與台灣同為亞洲四小龍,且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大家常拿來與台灣作比較。根據新加坡政2012年統計數據,目前其常住人口已531萬人,其328(62%)屬於本國公民,其他則屬永久居民或外籍勞工,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摩納哥。新加坡經濟發展快速,國內人均生產毛額200322,689美元成長201146,241美元。在勞動市場方面,失業率始終維持在低檔2012年的失業率僅2%,讓世界各國稱羨;從就業人口來看,新加坡大量依賴外籍勞工來補充本國勞力的不足;在就業結構上,以服務業為重,其次為製造業與營建業;就薪資而言,新加坡的薪資所得仍持續上升中,2007~2012年間,新加坡的實質薪資所得累積成長率9.3%。整體來看,就業人口、失業率與薪資成長方面,新加坡在勞動市場上的表現都比台灣來得好。然而,過去大量引進外勞,近年來已經引發新加坡本地勞工的不滿,新加坡政府緊縮外勞的政策,使得經濟正面臨轉型期,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揚,將使得新加坡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面臨低成長、高通膨的情勢。

 

新加坡的勞動市場概況與薪資趨勢

   根據新加坡的官方統計(表1),截201212月底,新加坡總勞動人口335萬人。從就業結構觀察,以服務業所占的比重為最高,約70%,其次為製造(16%)與營建(13%)。就近十年的成長趨勢來看,新加坡就業人口成長表現亮眼2006~2008年之間的就業人口成長率皆超7%以上,主要是因為引進大量的外籍勞工來補充本國勞動力的不足。勞動供應不足一直是新加坡經濟發展之阻礙因素,各行各業各層次之勞力一直呈現供不應求之局面,因此針對低層次勞力不足問題,新加坡政府採取適度引進外籍勞工以為因應,中高層次技術勞力則經由各種勞工訓練計畫,在質與量上不斷提高以應付各行業之需求(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12)。
 

1  新加坡近十年的就業結構

 

   在失業率方面,由於新加坡穩健的經濟支撐起強勁的就業成長,伴隨著就業人口的快速增加,除了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外,新加坡的失業率2007年後都維持2%左右(1),是全球少數幾個有效達到充分就業的國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為外界所稱羨的失業率,是包括外勞在內,如果只看本國居民,則失業率較高2012年新加坡公民的失業率3.0%

 

1  新加坡近十年的失業率趨勢

 

   儘管受到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疲弱的影響,導致新加坡人的財富總值下挫了2.5%,人均財富縮水4%(星洲日報2012),不過從過去的經濟數據來看,由於新加坡經濟蓬勃,增長穩健,因此薪資所得仍持續上升(22),新加坡公民的中位數名目月薪資所得(含雇主所提撥的公積金)20072,449新幣增加20123,248新幣,其成長幅度高32.6%20個百分位月薪資所得20071,300新幣增加20121,647新幣,其成長幅度也26.7%。從實質面來看,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2007~2012年間,新加坡公民的中位數月薪資所得累積成長率9.3%20個百分位月薪資所得累積成長率則4.4%。不過從薪資成長趨勢也可以發現,新加坡的薪資分配恐有惡化的現象,薪資差距(50個百分位減去20個百分位)20071,149新幣提高20121,601新幣。薪資分配不均容易造成整個社會環境動盪不安。

新加坡薪資制度勞動市場趨勢彈性薪資公積金制度外勞政策就業成長服務業發展工資調整勞動成本經濟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