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5G網路安全與資安防護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5G網路安全與資安防護

蔡佳君  (2020/12/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2期》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2018、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網路攻擊(Cyberattacks)被列為全球前五大風險。報告指出5G網路、量子計算及人工智慧創造機會的同時也帶來威脅,缺乏國際組織、國家治理框架,將可能導致網路空間碎裂化(cyberspace fragmentation),阻礙經濟成長、加劇地緣政治衝突與擴大社會內部分歧,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以,國際組織、國家治理框架推動網路安全及資安防護已蔚為趨勢。2019年5月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之全球5G安全會議發布「布拉格提案」聲明,以因應未來5G時代潛在的安全威脅,該提案針對「政策」、「技術」、「經濟」與「安全性、隱私及彈性」四大面向提出建言。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於2020年1月29日批准歐盟5G網路安全工具箱(Cybersecurity of 5G networks -EU Toolbox of Risk Mitigating Measures),以解決歐盟成員國共同評估後所確立的所有風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於2020年4月29日代表川普政府對外倡議,將透過建立「乾淨路徑」(Clean Path)鞏固並提升美國所有外交機構5G通訊網路安全性,並進一步制定5G乾淨網路(5G Clean Network)倡議框架。爰此,本文擬針對布拉格提案、歐盟5G網路安全工具箱及美國乾淨網路彙整分析,並歸納三大代表性資安防護政策方針面向與策略重點。
 

布拉格提案

由於5G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其他國家利益與全球穩定相當重要,布拉格5G網路安全會議(Prague 5G Security Conference)針對5G網路架構與功能安全級別制定進行討論。

(一)5G網路架構與功能安全級別制定之考量因素

布拉格提案針對5G網路架構與功能安全級別列出十項考量因素。

1.網路安全不僅是單純技術問題,安全、彈性且有保障的基礎設施具備適當的國家戰略、健全的政策與全面的法律框架,且需要接受培訓與教育的專業人員參與,共同強化網路安全才能保護公民自由與隱私。

2.在處理網路安全威脅時,不僅應考慮其技術性質,更應考慮特定政治、經濟或其他惡意人士濫用國家通訊技術依賴性。

3.基於5G網路廣泛應用,通訊系統未授權接取可能暴露前所未有的訊息量,甚至可能破壞整個社會過程。

4.維護通訊基礎設施的網路安全不僅是經濟或商業問題,因此高水準的網路安全政策或法案制定上,除主要利害關係人(業者或技術提供者)外,亦須考量其他會對安全級別產生重大影響之領域或產業,如教育、外交、研究與開發的利害關係人。

5.制定包含網路安全技術和非技術系統性,且完善的風險評估,對創造並維持真正有彈性的基礎架構而言至關重要,故於風險安全框架制定上,應納入最先進的政策和手段以減少安全風險。

6.網路安全措施涵蓋範圍必須足夠廣泛,以包含整個安全風險,即營運和戰略層面的人員、流程、物理基礎設施與工具。

7.在制定適當措施以提高安全性時,應考量獨特的社會和法律框架、經濟、隱私、技術自給自足及各國其他重要相關因素。

8.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和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同時催化新的安全解決方案,故政策、法律和規範於安全措施制定上應具有靈活性,以兼顧安全性與各國情形。

9.為達適當的安全等級,應容許成本增加。

5G網路安全資安防護布拉格提案歐盟5G安全工具箱美國乾淨網路供應鏈威脅多供應商策略資通訊設備政策治理安全風險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