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火力全開的戰車——早期投資解讀自駕車關鍵技術及發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火力全開的戰車——早期投資解讀自駕車關鍵技術及發展

張嘉玲  (2018/11/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1期》

集驕寵與尊貴於一身的戰車王子,帶著具備解讀人類心思與能遠觀200公尺的兩大神獸,駕駛著火力十足、配備齊全的戰車,勇往直前地征服世界。戰車王子背後的國度是為他所征服的戰利品,美、日、德、中、星,皆是他座下臣民。但是,戰車王子的野心不止於此,他相信戰車是所向無敵的,只要有勇氣,有執著的信念,沒有什麼領域是征服不了的,除了交通外,工業、農業和商業也都是他的目標……,近年來自駕車領域的發展說的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故事(圖1)。

 

圖1  火力全開自駕車

 

受自駕車技術發展影響,2015年以來自駕車相關領域在早期資金市場一夕翻紅。根據波士頓顧問集團BCG指出,2025年前自駕車市場產值估計達420億美元,到2035年自駕車可占全球汽車銷量的1/4,主要科技大廠、車廠均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開發、測試,此外,亦有許多新創取得技術上的突破因而突圍而出。

例如:自駕車中的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該如何縮小體積,降低成本?車用人工智慧晶片除了滿足能夠處理大量數據、即時、快速等要求外,是否能夠找到自駕車中真正適合「人工智慧」處理的應用場景?極重演算法的自動駕駛決策,也存在著採取規則式的專家系統,或人工智慧黑盒子演算法,抑或兩者方式混合路線之爭,究竟何者勝出目前尚無定論,團隊成員過往經驗就成了投資人選擇的重要指標。在圖資部分,高精地圖亦尚未形成規格,如何處理高昂的資料搜集成本,成了兵家思考課題;商業應用部分,叫車服務、車隊管理似乎成為大廠布局重點,除此之外,如最後一哩路的接駁小巴、物流、農業等應用亦同步在發展。

正因大廠大舉投入自行研發或在早期市場尋求創新夥伴、正因許多自駕車領域許多技術都還未成熟,各項創新在未來的市場性充滿著無限可能,因此,自駕車領域自2015年起吸引了大量的早期資金進場布局。有鑑於此,本文透過解析自駕車早期投資概況,探索自駕車關鍵技術及未來發展。

 

獲投狀況:自2015年起早期資金瘋狂追逐

根據FINDIT資料庫早期投資資料,2015年為全球自駕車領域在早期資金市場發展至乎關鍵的一年,獲投件數從2014年的76件,大幅提高到2015年的117件,成長率高達54%;獲投金額也從2014年的5.84億美元,大幅提升至2015年的27.59億美元,成長率更是高達372%。此年度重要獲投新創,如電動車起家的Tesla與汽車共享的Lyft如今皆已成為自駕車領域赫赫有名的參與者。2016年雖然投資金額未若2015年高,但獲投件數卻達187件,是截至目前為止,自駕車領域獲投案件數最高的一年,包含開發自動駕駛決策的Zoox與提出光學相位陣列(Optical Phased Array, OPA),改變雷射光發射角度與距離來開發固態光達的Quanergy,都是2016年相當重要的早期投資事件。2017年獲投件數與2016年相去無幾,投資金額則較2016年翻倍成長,2017年重要獲投事件包含車廠Tesla、Faraday Future、自動駕駛決策廠商Argo AI、AI晶片廠商地平線機器人與光達廠商Innoviz。在2018年的部分,截至第三季為止,自駕車領域獲投案件數已來到158件;獲投金額為79.2億美元,超越了2017年全年獲投金額(圖2)。

自駕車技術人工智慧晶片LiDAR感測器自動駕駛決策MEMS系統全固態雷達1,550奈米波長車用AI晶片早期創投趨勢台灣供應鏈布局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