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2006價值創新關鍵年代——由英、日、韓價值創新專家觀點談台灣如何創新價值再造新風貌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2006價值創新關鍵年代——由英、日、韓價值創新專家觀點談台灣如何創新價值再造新風貌

張婷媛  (2005/10/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10期》

前言

順應全球高唱國家創新系統趨勢,由經濟部技術處主辦,台灣經濟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及工研院經資中心三大智庫聯手共同執行的2005年產業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以「新價值創造的年代」為題,拉開今年國家、政府、企業、及科技等價值創造的熱門話題;這場一天內同時湧入產、官、學、研等400名人潮,將國家圖書館擠得水洩不通的國際型研討會,甫於今8月底才舉辦完畢,執行單位今年卯足全力,熱情邀約到四位來自英國、日本、韓國的重要貴賓,其中包含兩位英國科技政策研究部(PREST)所長,一位多年主持日AIST委託重要科技計畫的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及一位來自韓國開發研究(KDI)研究員。四位貴客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依據所累積的經驗與研究成果,充分發揮科技及產業政策的分析能力,竭盡所能提供我產、官、學及研究機構等部門重要建言,並協助企業及政府相關部門人士,如何掌握未來產業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價值創造契機。在國內重要與談人部分,現任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工研院院長李鍾熙、中華經濟研究院前院長陳添枝、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洪德生等都親自與會,並於會中拋出開創我國未來關鍵價值議題,引起與會人員們熱烈討論。

2006年是價值創造的關鍵年代,以提昇國家創新系統效能為主體架構的政策議題,成為開創各國經濟價值的焦點。政府部門要如何策略性運用國內資源,並巧妙組合國外資源,以創造國家創新系統中企業、機構、大學及仲介組織等間的核心競爭力,實是當前刻不容緩課題;依據目前世界潮流趨勢,歐盟正著手跨國家、跨區域、跨部門、跨產業等整合性政策研究,美、加、以及亞洲地區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國等也主動參與,刻正積極尋求管道加入國際組織的台灣,自然不能被排除在陣仗之外。

今年行政院25次科技顧問會議SRB策略會議)已注意到國際間日益重視的國家創新系統概念,其中曾OECD代表團資深商務官威森勒博(Charles Wessner),特別以美國國家創新系統的經驗發表專題,剖析台灣科技發展的未來機會,這項專題正好與此次應台灣經濟研究院來台的英國科技政策研究(PREST)所長麥考菲博(Stanley Metcalfe)的創新系統概念前後呼應,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位分別援用美國及歐盟的創新系統經驗,佐證未來各國政府在國家創新系統中角色日趨重要事實,並強力宣導藉由政府趨動產業創新力量,以大幅提昇企業及國家競爭力模式。
 

透過創新能量有效尋求研發機會

麥考菲博士為演化經濟學專家,以演化生態角度觀察國家創新系統,他認為,國家創新系統生態不僅是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及大學、仲介機構等成員的組合,系統內成員的知識、技術、人才、資金的流動,法制環境的設計,到系統內外的開放式互動,都是一種生態改變,政府決策者應較過去更為重視如何運用政策工具,發揮關鍵影響力,整合系統內外的資源2005年一整年在發揮創新系統效能部分,企業與市場的接軌工作相較以往更受歐盟重視,政府思考的策略,無非是藉由政策工具,激發企業的創新能量,進而牽動系統整體效能。

價值創新國家創新系統創新生態企業競爭力研發機會技術創新產業整合服務創新公部門效能國際合作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