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壇】新房貸政策能改善中國房地產業嗎?
簡淑綺 (2005/06/06) 《台經月刊第28卷第6期》
新房貸政策效果有限
2005年3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關於調整商業銀行住房信貸政策和超額準備存款利率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自2005年3月17日起取消對個人住房貸款優惠利率,回歸到同期貸款利率水準,實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準為相應期限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商業銀行法人可根據具體情況自主確定利率水準和內部定價規則。同時,對於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城市或地區,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現行的20%提高到30%,具體調整情況由各地商業銀行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各地房地產價格漲幅自行決定。
此政策是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5年3月人大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重點抑制生產原料價格和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後的第一步,表明了中國高層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而這也是中國當局繼2004年從減少土地供給面控制房地產後,轉向改由從降低需求面著手控制防止中國房地產的泡沫化。2004年中國當局採取宏觀調控透過土地審批從嚴方式,試圖為過熱的房地產降溫,但效果不佳,不但未能抑制房價,反而導致房價快速攀升。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4年中國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4.4%,漲幅比上年提高10.6個百分點,商品住宅平均上漲15.2%,但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增長率只有7.7%。另外對於較熱門的北京及上海兩城市,據統計2004年北京房價的增幅雖略有下降,但仍高達20.8%;上海的房價漲幅更大,市中心高達28%,其他地區也有15.8%。
然而這次透過調高利率冀望從需求面抑制房價,由於沒有觸動到導致房價不斷上漲的重要根源-開發商的根本利益,而且調整幅度不大且具有彈性,對投機客的影響有限,故預料,此新政策其對抑制房價的影響也是相當的有限,有的只是苦了已經買房的支薪階層的小老百姓。中國人民銀行將房貸優惠利率取消回歸同期貸款利率水平,以五年期以上個人住房貸款為例,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6.12%的0.9倍,也就是5.51%,比優惠利率5.31%提高0.2個百分點。此外,對於是否調高首付款比例,中國人民銀行並未作統一調整,讓各商業銀行自行決定,使得新貸款政策較具彈性,但也容易造成執行效果不彰。小幅提高房貸利率,對於房地產投機客而言,由於他們資金充足,對利率敏感度低,不太需要依賴銀行貸款資金炒作房地產,所以此政策對投機客影響不大。但對於有意買房安居的上班族而言,由於他們是利率敏感度極高的一群,調高利率就加重支息負擔,調高首付款比例也就相對提高了購房門檻,故此新房貸政策真正受影響的,卻是這廣大需要買房的中國老百姓。
中國房地產、房貸政策、房價飆漲、地方政府、開發商、投機客、房地產泡沫、土地管理、低收入房屋、住房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