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日本的下世代科學園區與國際鏈結模式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日本的下世代科學園區與國際鏈結模式

杜業榮  (2019/08/08)    《台經月刊第42卷第8期》

   日本從最上位的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開始,就把創新的方向設定在未來的產業創新與社會變革,並以「超智慧社會(Society 5.0)為發展主軸,要將創新技術應用到產業與社會生活中,精準解決各種社會挑戰。這樣的概念延伸到內閣府每年提出的「未來投資戰略」2017年即把「延長健康壽命」列為集中資源投資的五大戰略領域之一。日本的科學園區作為創新實踐者之一,不少園區(不限於生醫類園區)將其未來的發展方向聚焦於滿足高齡少子社會的需求,透過解決在地實際的社會需求,運用多元模式連結市民,實現在地共創與共享的願景。

   日本不僅擁有全球最早與最知名的科學園區之一筑波研究學園都市,也是第一個亞洲地區專屬的科學園區國際組織「亞洲科學園區協會」(Asian Science Park Association, ASPA)的發起者。除了透過國際科學園區組織平台連結亞洲與世界各國園區,日本科學園區也針對「國內新創前進海外」與「國外人才就業日本」實施軟著陸計畫,分別促進新創連結國外創投資源與資金、協助國外人才連結日本當地就業市場。

   本文擬針對「下世代園區」與「園區的國際鏈結」兩個主題,透過日本科學園區的實際案例,探討其發展理念、模式與具體做法,並對我國提出建議。
 

日本下世代園區發展趨勢

   日本的科學園區發展迄今,有些正面對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如橫須賀研究園區),有些在近年提出攸關中長期發展的前瞻規劃(如神戶醫療產業都市),也有新的園區建設正在進行中(如北大阪健康醫療產業都市)。無論是園區轉型、前瞻發展計畫或新園區開發都攸關下世代園區的發展,而「高齡社會」成為一個普遍的共同切入點,且不限於生醫類園區,皆具體把園區的發展方向或目標聚焦在國家五大戰略領域之一的「延長健康壽命」。

科學園區高齡社會健康壽命創新技術社會共創國際鏈結新創加速智慧醫療區域創新人才流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