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初探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發展樣態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初探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發展樣態

林芷如  (2023/07/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7期》

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依據其功能與內容,分為節慶活動型、空間營造型、族群特色型及品牌產業型四大類型。截至2023年5月國發會已完成三屆青培站徵選,共計補助73案,以營造青年返鄉或留鄉創業支持體系,陪伴輔導青年開創地方創生事業。本文將現行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進行分類,並依此分類進一步探究當前台灣青培站發展狀態。

 

行政院宣示2019年為我國地方創生元年,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由國家發展委員會負責統籌及協調整合資源,秉持以人為本精神,結合新創觀念,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促進人口回流地方,達成「均衡台灣」目標。

2020105日行政院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鄉建設」項下「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110年至114年)」,進一步統合跨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編列五年新台幣60億元預算專款專用,為吸引人口回流地方創造更多誘因。此外,以「促進地方連結、加強島內移動」作為當前推動重點,推廣「二地居」的生活與工作型態,促成人口移動及人與地方關係的連結。

國發會相關的重要措施包含五大工作項目:(1)設置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2)成立專案辦公室;(3)建構分區輔導中心;(4)公有建築空間整備活化;(5)地方創生計畫多元徵案等相關工作。

其中的「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自2021年起公開進行第一屆的徵選,每年錄取約30個青年團隊,每案單一年度最高補助新台幣300萬元,以營造青年返鄉或留鄉創業支持體系,陪伴輔導青年開創地方創生事業。截至20235月國發會已完成三屆青培站徵選,計補助73案。

 

觀察青培站四大類型,以「品牌產業型」數量最多,推估與「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具關聯性;將地區分布加入分析,「品牌產業型」高度集中在中南部,可能與中南部產業發展較集中,地方創生議題較易注重發展此類型。

 

青年培力工作站的四大分類

本文參考鍾政偉(2020)的報告,針對台灣與日本地方創生案例進行統整及歸納,依據其功能與內容,將地方創生分為四大類型:節慶活動型、空間營造型、族群特色型以及品牌產業型。本文運用此規則,將現行73案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進行分類,部分團隊有跨類別的特性,以其工作站工項中占比最高者為主要類別(表1~4),並依此分類進一步探究當前台灣青培站發展狀態。

地方創生青年培力政策推動品牌產業返鄉創業空間再生族群特色節慶活動人口回流國發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