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貨幣體制改革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貨幣體制改革

李建(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資訊研究所研究員)  (2009/10/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0期》

中美戰略與經濟會談的歷史意義

728~29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一次中美戰略與經濟會談,獲得了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的成果。筆者認為,與本文有關的最重要內容有:

第一,這次中美會談的主要議程,並沒有完全按照外界所預期的,將人民幣匯率問題作為這次中美戰略會談主體。原來對中國大陸決策者具有相當大影響的美國智囊機構如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即使不斷地對中國進行各種「勸說」、「開導」,主張逐步走向浮動匯率制並且實行大幅度升值,或者建議中國大陸可以將部分外匯存儲在國際貨幣組織等等已經不再具有任何意義。這些問題以後也不會成為中美政府間進行討價還價的主題了(1)。其根本原因在於,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所謂低估問題,因為這裡涉及的BW2體系的存在性和必要性問題(2)。正是在美國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的時候,突然發現美國民眾的儲蓄率可以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就由負轉為正並且不斷上升,這樣原來流行一時的所謂儲蓄氾濫論,以及人民幣匯率被人為低估論等等觀點均不攻而破。在一BW2體系裡,匯率可以相對固定,經常帳戶赤字國家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實現美元回流到美國,彌補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實現國際支付相對穩定。杜利等人即使2009年極其自信地認為,這個體系仍然能夠繼續下去(3)。這也是筆者的一貫觀點,但是現在美元流回美國的條件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第二,美國政府在會談中承諾: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以後,美國政府將採取收縮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提高本國的儲蓄水準,縮小財政赤字和保持美元穩定,堅持穩定的貨幣政策或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貨幣政策。這種承諾雖然沒有以任何國際法意義上的約束力,但這也是最為世界霸權的大國美國對世界各國的承諾。

第三,這次中美會談標誌著兩國政府將以中美合作的方式,主導有關國際貨幣體制領域的各項改革。中美合作開始走向國際政治與經濟政策的前臺。這次中美會談實際也向世界宣告:美國開始逐步重新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最後,在這次會談舉行前一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終於發表了根2007年對於各國匯率監督規則第四條之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報告。與原來許多人預期相反,該報告認定中國大陸並沒有進行什麼「匯率操縱」。這表明,以美國為首的實行浮動匯率制的發達國家開始意識到,人民幣保持對美元的相對穩定是它們對自己國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進行調整的重要外部條件。

總之,美國的執政者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美元的霸權地位即將被顛覆!這就是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會談傳遞的最重要資訊!

人民幣國際化匯率制度SDR美元霸權中美會談貨幣互換上海金融中心IMF改革固定匯率新布雷頓體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