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泰國4.0與台泰創新產業之合作策略
賴宜君 (2019/02/14) 《台經月刊第42卷第2期》
泰國已於2017年2月正式推動「泰國4.0」(Thailand 4.0)政策,促進泰國進行產業升級轉型,並提振泰國的經濟成長。而我國亦在2017年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以創造未來產業發展重點,促進經濟成長動能,並奠定未來之發展基礎。事實上,泰國4.0與我國的5+2產業創新計畫均重視產業升級與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朝向創新產業發展,因此兩者具高度合作的機會。
以下分別簡述泰國4.0與我國的5+2產業創新計畫的重要內容,並說明雙方優先合作產業,最後提出台泰創新產業之整體及個別產業之合作策略。
泰國4.0政策與我國5+2產業創新計畫重要內容
(一)泰國4.0政策
2017年2月泰國現任總理帕拉育‧詹歐查(Prayuth Chan-ocha)正式宣布啟動泰國4.0經濟改革計畫,代表泰國從1.0的農業、2.0的輕工業、3.0的重工業,逐漸走向4.0的智慧產業。泰國4.0重要產業涵蓋既有產業升級的「第一條S形成長曲線產業」(First S-Curve Industries),以及強調未來產業發展的「新一條S形成長曲線產業」(New S-Curve Industries)。
泰國4.0的第一條S形成長曲線產業,主要聚焦於既有產業升級,包含新一代汽車產業(The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Industry)、智慧電子工業(Th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Industry)、先進農業和生物技術(The Advance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食品加工業(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優質醫療觀光(High Wealth and Medical Tourism Industries)等產業;而「新一條S成長曲線產業」,則是在既有產業基礎下,發展未來產業,包含數位產業(Digital Industry)、自動設備及機器人(The Robotics Industry)、航空及物流產業(Aviation and Logistics Industry)、綜合醫療產業(Comprehensive Healthcare Industry)、生物化學及環保生質能源(Biofuel and Biochemical Industries)等產業。
此外,泰國政府為實現泰國4.0的願景,推出了「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EEC)計畫。EEC規劃在曼谷東部打造從北柳府(Chachoengsao)、春武里府(Chonburi)到羅勇府(Rayong)的產業群聚,並推動S型曲線(First S-Curve)和新S型曲線(New S-Curve)共十項產業(圖1、圖2)。
圖1 第一波S形曲線產業
圖2 新一波S形曲線產業
(二)5+2產業創新計畫政策
我國政府提出5+2產業創新計畫,促進產業從製造業之代工模式,轉向創造高附加價值發展,以建立整體解決方案之新商業模式,提升我國產業之創新能量。
5+2產業創新計畫包含「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及「新農業」、「循環經濟」等,以建立產業之創新群聚,增進我國經濟成長動能,提升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及優化人民生活環境。此外,透過發展前瞻關鍵技術及吸引專業人才,深化我國系統整合能力,積極吸引國內及海外投資,並結合國際創新能量,以推動我國成為創新之智慧國家(表1)。
泰國4.0、5+2產業、智慧機械、電動車、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醫療觀光、產業升級、東部經濟走廊、技術輸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