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中國道路瀝青市場蓬勃發展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中國道路瀝青市場蓬勃發展

李巧琳  (2006/10/13)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0期》

(asphalt)是原油蒸餾所剩餘的塔底油,為碳、氫、硫、氮、氧等物質所組合而成。由於其具有黏性、防水、絕緣、防腐等多種特質,除主要用於公路交通建設外,亦跨及建築、工業、農業、水利水電、塗料等多個領250餘種用途。鋪築公路雖是瀝青眾多用途之一種,然全球石油瀝青85%以上係用於道路建設,故其為現代經濟命道路和高速公路不可或缺的材料。

亞洲地區石油瀝青產品最大的進口市場為中國,起因為1978年於11屆三中全會中決定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點轉移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因應市場經濟之需求後,即始積極建設中國,並特重道路交通網絡的建設規劃,因而使道路瀝青需求量大增。由本文可發現,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與公路建設兩者互為因果且相互牽動,其經濟發展狀況也成為決定瀝青市場走向的重要關鍵因素。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除增加就業機會,也為產業提供擴大規模、增加效益的機會;而興築後的道路更為完善便利,為吸引外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為瀝青的消費再度提供了機會。

中國雖擁有自有油田,然其所產原油80%以上屬於低硫石蠟基和含硫中間基原油,所含蠟質較高而瀝青含量普遍較低,並不適於生產道路瀝青,在資源和產量有限的情況下,仍有絕大部分瀝青產品必須仰賴進口。然而,道路瀝青是煉油企業直接生產的產品,在高油價的時代下,勢必對道路瀝青的價格及產量造成影響,這對正值經濟建設黃金時期、瀝青依賴進口的中國而言,將是未來所需面對的另一項衝擊。

本文以下將先就瀝青做一概念綜述,隨之分析中國瀝青市場之供給與需求現況,最後完成本文對中國道路瀝青市場之總結。
 

瀝青的基本概念

(asphalt)是一種呈現暗色或黑色且可溶解於二硫化(CS2)的物質,狀態可能呈現黏結性液體、半固體或固體狀,其元素組成86~90%6~8.5%1.1~6.8%0.6~1.4%之氮、氧與其他雜元素,可來自天然的或經過製造而產生。

瀝青的種類可按其產源、煉製方法或用途的不同而進行分類。按產源可分為地瀝青和焦油瀝青;地瀝青主要包括石油瀝(petroleum asphalt)和天然瀝(natural bitumen);焦油瀝(tar)包括煤瀝青、木瀝青等。按用途可分為鋪路瀝青、塗料(油溶)瀝(cut-back asphalt)與屋頂瀝(roofing asphalt)等多種。按煉製方法可分為直餾瀝(straight asphalt)、吹煉瀝(air blown Asphalt)、液體石油瀝(cutback Asphalt)、乳化瀝(emulsified Asphalt)、改性瀝(modified Asphalt)等。詳細分類如1所示,依煉製方法所區分之各種瀝青說明如下所述:

石油瀝青道路建設高速公路重交通瀝青改性瀝青瀝青進口中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瀝青市場需求台灣瀝青出口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