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綠運輸生活型態推廣機制構想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綠運輸生活型態推廣機制構想

陳婕莉、尤晴韻、鄭允勝、莊于瑩  (2023/12/1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12期》

綠運輸生活型態即透過推廣遠距生活,如視訊會議、遠距上課、遠距醫療等,利用「以網路代替馬路」的概念,同時擴大綠運輸誘因機制來降低非必要的運輸需求,減少私人運具的使用及依賴。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提出A-S-I永續交通策略與政策工具,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提高城市生活品質。本文以永續交通策略與政策工具為架構,盤整國際運輸生活型態推動現況,從中研提我國綠運輸生活型態推廣機制構想。

 

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中,涉及運輸部門為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與淨零綠生活,運輸淨零轉型包含兩大面向,除了運具的轉變,運輸行為的改變亦至關重要。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提出A-S-I永續交通策略,包含:避免(Avoid),即減少非必要的運輸行為,如居家工作;移轉(Shift),即使用更永續的交通方式,從高排碳運具轉移至低碳甚至無碳運具;改善(Improve),以車輛科技改善效率。透過以上三種做法可減少運輸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使運輸更加永續。其中執行A-S-I永續交通策略包含五種政策工具,包含「規劃工具」、「科技工具」、「經濟工具」、「管制工具」、「訊息工具」。本文以永續交通策略與政策工具為架構,盤整國際運輸生活型態推動現況,從中研提我國綠運輸生活型態推廣機制構想。

 

參考A-S-I永續交通策略與政策工具之架構,國際綠運輸生活型態可歸納為三大類推動模式:訊息工具以軟性驅動公眾自發性參與綠運輸;經濟工具輔以科技工具加乘綠運輸推動成效;管制工具為強制性手段,需輔以配套措施加速落實。

 

綠運輸生活型態永續交通策略與政策工具

我國綠運輸政策宗旨為「建構永續低碳運輸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改善空氣汙染,以提升民眾生活品質」。依據國際能源總署「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指出,「行為改變」是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關鍵策略。

綠運輸生活型態即是透過推廣遠距生活,如視訊會議、遠距上課、遠距醫療等,利用「以網路代替馬路」的概念,同時擴大綠運輸誘因機制來降低非必要的運輸需求,減少私人運具的使用及依賴;此外,推廣綠色貨運、綠色觀光及旅遊亦屬綠運輸生活型態的推動涵蓋範疇。而推動綠運輸生活型態的另一項重點在於需透過教育宣導的方式,強化民眾對淨零排放與氣候之認知,促使民眾改變行為,選擇較低碳之生活方式,並養成習慣,方能加速淨零目標之達成。

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為提倡永續交通概念,進而研提A-S-I永續交通策略與政策工具,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提高城市生活品質。

(一)避免(Avoid)

即減少非必要的運輸行為。透過土地利用整合性規劃以及運輸需求管理(TDM),減少旅次需求、縮短旅次長度。住宅、工作、商業和休閒區必須更加緊密地聯繫與融合。

永續交通策略淨零排放綠運輸生活型態減碳通勤經濟誘因運輸需求管理低碳運具環境保護政策工具行為改變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