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聚焦亞太2 亞太地區能源數位化發展趨勢與合作動向
王琬靈 (2021/05/10) 《台經月刊第44卷第5期》
隨著新能源技術與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能源系統正處於革命性變革的時刻。未來幾十年內,數位科技將使全球的能源系統更為互聯、智慧、效率、可靠與永續。數據分析互聯領域的驚人與高速成長,使許多新的數位應用得以成真,未來數位化的能源世界,可能將實現電網可預判誰需要能源,並將能源即時傳輸至正確的地點。但要達到以上的新世界,絕非易事。
誠然,數位化已經改善能源系統的安全、生產力、可及性與永續性,但凡事禍福相倚,新興機會亦伴隨新興風險,能源部門的數位化亦同時帶來新的安全與隱私風險,為市場與商業帶來翻天覆地的遽變。
亞太地區涵蓋全球最重要的能源進出口國,亦是能源產業與技術發展的重鎮,在巴黎氣候協定的架構下,區域內多國皆已推動能源轉型。下一個十年全球風能、太陽能與電動車的爆發性成長,很大一部分會發生在亞太地區,數位技術將扮演能源轉型中的關鍵角色。因此,本文將介紹能源數位化議題及區域內之發展趨勢,並從中思考了解未來亞太地區能源部門可能的發展與合作方向。
何謂能源數位化
能源部門運用數位科技並非新鮮事。在1970年代公用事業早已是數位科技的前瞻使用者,利用資訊科技來便利電網的管理與營運。油氣公司亦長期利用數位技術來模擬探勘、生產等工作。但在過去幾年,能源公司對數位化的投資大幅提升,能源部門的數位化程度之快速,對能源供需格局帶來遽變。
氣候緊急狀態、能源轉型(低碳化與去中心化)、數位化為影響能源部門發展的三大趨勢,且彼此緊密相關。數位科技如物聯網(IoT)、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區塊鏈及數位平台等,對因應氣候緊急狀態至關重要,同時也給予消費者更大的賦能。更好的數據品質、更佳的連結性與自動化已經提升能源系統之效率,這些面向的數位化會持續深化,而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則會為更多的聚合商(aggregator)和產消者(prosumer)帶來新的商業機會與價值提升的模式。
目前電力部門、工業生產、運輸、建築與油氣部門皆已逐步看到數位化的影響,在能源系統內納入更多的變動性再生能源(vRES),且電力市場、政策、法規與標準的調整及改變,進一步加速能源系統的轉型,趨勢已銳不可當。亞太地區許多國家如新加坡、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尼與馬來西亞皆已擁抱數位科技以達到其去碳目標。
除了數位科技本身,其他由數位化驅動的技術亦大幅影響能源部門,如:
(一)能源儲存
電池科技的進步與下降之成本,將可望協助極大化在地發電的價值,並極小化消費者尖峰用電的成本。例如:太陽光電搭載電池技術,已可使日正當中的太陽能發電供夜間使用,但既有電池技術尚不足以應付更大的季節供需之變動,電轉氣、液態燃料或長時間蓄熱技術仍待進一步的發展。
能源數位化、亞太地區、再生能源、能源轉型、智慧電網、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能源儲存、氣候緊急狀態、國際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