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生物經濟時代之國際面向——從APEC農業生技發展談起
林家如 (2006/03/05) 《台經月刊第29卷第3期》
生物經濟時代之國際面向
生物科技在這幾年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專有名詞,但大多數的人並不十分瞭解它。其實,它的重要性並不在於所涉及的高深科學與技術;相反地,是因為它透過了對農業、工業與醫療等主要途徑,對全人類的生活造成無可抗拒的影響。有鑑於這股影響,國際間的先進國家與重要國際組織早在一九八○年代即十分關切此課題;而其他開發中國家也在十數年之後,意識到此課題的重視性。因為,就國際層次而言,生物科技不僅如前所言逐漸對各國民眾的生活造成結構性的改變,也促使各國面對全球從資訊時代進入生物經濟時代,必須調整本身的經濟結構與發展政策,加以協助民眾建立對生物科技的瞭解與正確態度,方能參與及因應生物經濟時代的國際合作與競爭。
目前國際生物科技發展,主要分為實際生物科技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商業活動,相關法規與政策的制訂,以及生物科技發展各層次影響的探討等主要面向進行,分別由國際生物科技大廠、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以及學術界等產、官、學界各主其事。本文就國際組織探討生物科技發展狀況進行介紹,主要以介紹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會議的農業生技發展為主,讓讀者瞭解國際間對生物科技的重視程度。
APEC農業生技發展之介紹
(一)農業生物科技議題在APEC中的興起與發展
APEC農業生物科技(APEC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之所以日益受到APEC各經濟體(Member Economies)的重視,源自於其普遍認知到農業轉變的面貌,而生物科技具有加速經濟成長;增加農業部門的生產力;改善營養以及降低農業部門對環境的衝擊四大功效,以及提供民眾與社會全面參與全球經濟的管道。APEC各經濟體的部長們認為在介紹生物科技產品進入市場時,獲取普遍大眾對該產品安全的理解與信任,為各經濟體應該努力的重要工作。而在2001更新的「大阪行動計畫」(Osaka Action Agenda, OAA)中,APEC各經濟體亦同意採取共同行動保護生物科技提供者的智慧財產權。
2003年曼谷APEC領袖會議中強調:協助會員體民眾與社會從全球化中獲利;加強引導人民與社會融入全球經濟中;建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以及支持科學與技術創新。而該年曼谷所發表的年度部長宣言(Annual Ministerial Statement)中,APEC部長表明支持農業生物科技,認知其有利於改善農業生產量與食品安全,並提高環境品質。部長們亦重申有必要促進公眾對生物科技產品的認識與信心,也要求資深官員(Senior Officials)繼續發展對此一領域更多的瞭解。
生物經濟、農業生技、APEC、知識基礎經濟、生物科技政策、國際合作、智慧財產權、技術移轉、全球經濟、生物安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