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自2009年起推出六大新興產業推動方案,綠色能源產業即為其中重要之一環,而風力發電產業則列於具發展潛力產業之一,發展重點在於透過政策引導創造國內市場,完善基礎建設建構應用環境,開發先進技術以有效降低成本,推動國際合作建立產業自主。
受全球發展再生能源意識抬頭,風電市場成長快速,大型風力發電主要係作為備載電力供應,而小型風力發電則主要作為小型家用式分散電源及偏遠地區電力來源使用。在國內市場方面,由於台灣具備良好的風力資源環境,過去著重於發展大型風電,目前良好之風場大多為大型風力機所應用,建立大型風力發電廠,以作為供應電力及替代能源。然而大型風電技術門檻較高,因此台灣大型風力機仰賴國外進口,尚未建立能自給自足的產業供應鏈體系。
近年隨著全球分散式能源興起,中小型風力機市場成長相當迅速,也由於中小型風力機之裝置成本及發電成本與太陽光電相較,相對低廉且回收期短,美國、英國、中國、日本、韓國、澳洲,以及西班牙等國皆看準中小型風力機產業的商機,而積極投入。目前中國、美國與英國為全球前三大市場,在英美兩國提供優渥獎勵政策下,小型風電內需市場近年成長相當快速;而中國、非洲、南美洲、東南亞等由於電網尚未普及地區則極待推廣,離網(獨立)型小型風力機在這些市場深具發展潛力。
國內產業在輕型機械、小型發電機以及不斷電系統已具有良好工業基礎,再加上小型風力機所需投入之研發經費較少且風險較小,因此近年來國內有不少業者投入開發,且有相當成果,中小型風力機產業在10kW以下已有完整供應鏈並可百分之百自製。根據台灣中小型風力機發展協會2013年5月的調查,國內中小型風力機產業2012年出貨量為4,487台,產品以外銷為主,出口比率高達94%,而其中又以離網型風力機出貨最多,約占總出貨量之98%,併網型風力機則有賴國內市場培植。台灣中小型風力機產業目前產值雖然不大,但是成長潛力極高,特別是出口市場,無論是在日、韓等具有高額政府獎勵措施的國家,或是在非洲、中南美洲及中國等電網尚未普及的地區,均有極強的產業競爭力。
我國中小型風力機產業出口比率每年雖皆在九成以上,然而近年受到歐債危機與全球景氣影響,產品出口接單受到負面衝擊。另一方面,中國中小型風力機開發商已建立規模經濟,推出低價產品,使得我國開發商在國際市場上勢必需在低價競爭之衝擊下尋求新的發展方向。中國風力機產品雖然價格低廉,但產品良莠不齊,而歐美地區近年來正推動小型風力機認證標準及制度,以保障產品的品質及性能安全無虞,風力機產品能否取得國際認證將會是未來國際商場上產品是否具競爭優勢的因素之一。台灣在標準制度上已有CNS15176-2及CNS15176-2-1兩個小型風力機國家標準,而在檢測方面則有七股及澎湖兩處標準檢驗局支持成立的小型風力機標準測試場,並已陸續完成國際認證,國產小型風力機在台灣已可進行測試,並取得國際機構認可之測試報告,此將可望提升台灣小型風力機的出口競爭力。
而在政策面上,政府近年來為鼓勵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除於2009年頒布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外,更自2010年起公布再生能源躉購電價(Feed-in-tariff),以宣示推動再生能源與綠能產業決心。然而不具經濟誘因的躉購電價政策,以及繁複的併聯申設流程,使得國產中小型風力機2012年在國內的新增裝置量僅300部不到,國內廠商僅能透過外銷來獲利。和太陽光電相比,萌芽中的中小型風力機產業目前在政策上所獲得的支持力道仍不足,相較於國際上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推動策略,國內的推動決心顯然不夠。例如:美國聯邦政府提供100kW以下小型風力機與太陽光電系統相同之30%設置補助(地方政府也加碼補助,如加州政府補助設置費用每仟瓦1,000美元);中國送電下鄉工程計畫則針對牧民裝設小型風力機提供90%設置補助;而韓國近年亦提倡百萬綠色房屋計畫,3kW以上小型風力機中央裝置補助50%外,地方政府再額外補助20%設置費用,若為農業用小型風力機甚至更提供20%設置補助。目前台灣廠商在中國、東南亞及中南美洲等皆已有布建實績,且皆為廠商自主開拓市場,但在國內僅有零星裝置案例,因此在內需市場上仍須政策予以扶植,如政府應設定小型風力機推廣目標,以建立規模經濟,進而使廠商能降低生產成本,而外銷市場則可更具有價格上之競爭優勢。
在全球分散式電力發展趨勢下,中小型風力機市場潛力與成長動力明顯加大,過去幾年政府對於中小型風力機產業所挹注的資源相當有限,只好依賴外銷市場。然而在各國陸續對於中小型風力機提供政策支持下,愈來愈多廠商投入,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若我國產業無法擴大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在國際市場之競爭優勢將無法保持。建議國內未來政策走向應培植具潛力之中小型風力機產業,建置國內中小型風力機旗艦型示範風場,展示產品性能、安全及多樣化應用,以作為設置推廣與國際業務拓展之展示平台。此外,建議應針對中小型風力機產業進行人才培育,透過建教合作、產學計畫等方式進行。另外,由於國產風機之品質及設計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且在國內內需市場尚未形成可量產規模,建議政府應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小型風力機產業予以扶植,提供海外拓銷獎勵,並與外交部援外計畫、國際非政府組織等援外組織合作,推廣國產風力機於海外無電網地區進行大規模布建,以形成產業經濟規模,進而將台灣中小型風力機產品布局全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