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之影響與探討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之影響與探討

劉瑋婷  (2009/08/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8期》

全球市場競爭激烈2005年台灣觀光收入為49億元,占全6,800億美元0.7%,占亞太旅遊市1,385億美元3.6%,排名為11名,比前一年下13.4%。綜觀台灣整體觀光產業,入境旅遊及旅遊收入近兩年成績皆不盡理(UNWTO,2006)。馬政府認為觀光產業將扮演重要之角色,是服務業再造之旗艦產業,開拓觀光產業,有利台灣經濟轉型,因此積極促使兩岸直航與開放「中國大陸人民來台觀光」,以帶動台灣觀光產業之發展。台灣未來觀光政策將朝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之趨勢邁進,然在面臨是否全面開放,或是堅持部分開放之議題時,或許可跳脫政治意涵,從永續觀光層面考量,分析探究開放大陸客來台觀光之影響與探討。

 

陸客成為我方競逐的重點

(一)台灣觀光產業之經濟產值退步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預測2020年的全球觀光客人數將15.6億人次,全球平均成長速度則4.1%,亦預2003~2013年之全球觀光需求將成長454.4億美元2006年雖歷經恐怖攻擊、禽流感和油價高漲之影響,國際觀光表現仍舊不凡2006年全球觀光產業成4.5%,創8.42億國際觀光(tourist)的新記錄WTTC指出2008年台灣觀光經濟活動414億美元,觀光經濟國內生產毛(GDP)197億美元,占整體國內生產毛額4.7%,創55萬個就業機會。觀光產業國內生產毛額規模48億美元,占整體國內生產毛額1.1%,創17萬個就業機會。儘管如此WTTC2008年對全球旅遊觀光經濟研究報告,以及所發布之「觀光衛星帳(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TSA)的報告中得知,台灣觀光產業之絕對經濟產值指標排名呈現退步。

(二)兩岸大三通啟動

2008年底兩岸大三通啟動,開放海空通航及全面通郵。空運部分,原於74實施之週末包36班次,擴充為平日包108個航班,大陸航點由原5個航點增21個。直航新航線航路截彎取直,除節省燃料成本外,縮短航1個小時以上,亦形成兩岸一日生活圈。海運部分台灣和大陸分別開1163個港口。此外兩岸亦可直接通郵。1993年辜汪會談開啟兩岸官方首度正式會晤以來,直至2008114第二次江陳會針對兩岸包機直航、兩岸海運直航、全面通郵協商談判,達成共識。

(三)開發陸客觀光之龐大市場

馬總統於2009221對「當前總體經濟情勢及因應對策會議」指示,將「觀光旅遊」定位為六大關鍵新興產業之一,以因應中國大陸出境觀(outbound tourism)之快速發展。行政院將「觀光旅遊」列為優先推動之六大新興產業,觀光局為掌握「兩岸大三通」的新契機,透過兩岸航線增班及延遠權之拓展,發揮台灣樞紐地緣優勢及特殊自然、人文與社經資訊。依據全球最大調查公司尼爾20078月公布全球消費者線上調查顯示53%的中國大陸人民計畫將其結餘資金,用於渡假觀光(中國網2007),顯示中國大陸在出境觀光市場之重要地位。此2005年「大陸觀光客」在海外總計花243億美元,預測2020年中國大陸每年將1億人次出境觀光,創940億元之營收預測,成為世界4大觀光客源(UNWTO, 2007)。因此各國積極採取各種觀光政策,來爭取這個龐大的市場(附表)。

陸客觀光兩岸直航觀光經濟藍海策略旅遊行銷國家品牌文化體驗觀光政策鑽石模型永續觀光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