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創業競賽——創新企業的推手:以Echelon和YEF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創業競賽——創新企業的推手:以Echelon和YEF為例

楊海嵐  (2013/11/07)    《台經月刊第36卷第11期》

   自從兩次金融海嘯以來,各國政府無不苦思振興經濟之良方,推動各種措施企圖刺激景氣與經濟成長。其中鼓勵中小企業創業的政策,因具有解決嚴重失業問題、創造就業機會、帶動創新發展動能與加速新創事業成長的功能,儼然成為全球各國重要的經濟政策之一。

   在國內產業結構面臨轉型挑戰之際,政府若能引導新創事業投入「高成長產業」與「高成長新興市場」,必能再造「高成長企業」與活絡經濟發展。然而良好的創業環境,除了具備優秀的創業人才外,在創業團隊發展初期,也需要創業指導、風險分擔、資金籌措、商業規劃等協助,因此如能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或可令創業團隊安全度過創業初期的死亡之谷,進而挹注新一波台灣經濟成長的新活水。因此,近年來政府陸續推出各項輔育計畫,包括:發展產學研網路、促進中小企業人才培育、輔導青年及婦女創業等,並結合產學研力量,在各地育成中心加強潛力創業家輔導培育。此外,也經常與產業界合作,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創業團隊獲得跟投資人、商務社群交流的機會。為發掘創業人才、激勵創新與創意,政府與民間亦透過舉辦創業競賽,集結創業家與投資者,提供兩者間交流的平台,協助創業團隊得以成功進軍市場。

 

創新競賽提供展示的殿堂

   在功能上來說,「創業競賽」兼具創意或創意商業化成果展示與外部資源連結的優點,創業競賽提供具創意概念或商業營運模式的開發者展示的殿堂,使更多新的創意發想可以被市場看見。同時,競賽通常可在短暫的時間發揮資源連結的功能,集合大量的資源投入,不只是針對小部分創業團隊或業主,而是更廣泛的召集(pooling)所有創業關係(stakeholders)齊聚一堂,包括:創業團隊、投資人與其他商務社群等,為其提供具效率性的媒合平台,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這是僅靠單一育成中心,或成果展的力量難以達成的效果。隨著科技發展與網路商務的興起,許多網路或科技型創業團隊更常藉由參加大型的創業競賽初試啼聲、邁出前進市場的第一步,在競賽的場合中與其他創業團隊相互切磋,並與投資人互動交流,開發新商機;創業競賽之於創新網路,扮演了重要的通路角色,負責連結創業家與市場,使更多新的創意發想可以被市場看見。

   因此,本研析以新加坡媒體公司e27.co所主辦Echelon為例,與國內時代基金會舉辦、知名的創業競賽:國際青年領袖計(Young Entrepreneur of the Future, YEF)比較,透過探究創業競賽的「守門機制」,並了解其背後運作的機制,以及所產生的價值創造,試圖解釋「創業競賽」在創創新價值鏈中的定位與表現,對於創業網路乃至於整體創業生態發展的重要性,在最後提出政策建議,幫助提升我國的創業環境。

   研究架構包括分析:(1)競賽平台的功能(2)各個競賽參與者的動機與目的(3)競賽與社群連結之重要性(4)我國現有政策剖析,並企圖透過文獻回顧、個案分析與訪談,回答三個重要的問題:「創業競賽」在創新價值鏈中的定位是甚麼?參與競賽對於創業團隊或投資人而言的效益在哪裡?政府政策應如何配合,以促進競賽活動的發展?

創業競賽創新創業創投媒合商業模式創業生態系統創業教育EchelonYEF資源整合國際連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