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社論】歐盟的危機與挑戰

 

台經月刊

 

【社論】歐盟的危機與挑戰

台經院  (2019/12/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12期》

    在英國脫(Brexit)日程一延再延之際,本文著眼於歐盟的未來,探討歐元區或歐盟財政改革的走向,以及這些發生在歐盟的事件,將如何影響甚或重新形塑這個我們已經熟悉的經過全球化洗禮的世界?
 

2019年大事件

歐盟2019年經歷了幾件大事,受到全球關注最多的可能依然是英國脫歐的肥皂劇。紐約時報用一個名詞概括了這場拖棚三年的脫歐鬧劇:topsy-turvy」(亂七八糟、顛三倒四)。英國首相強生信誓旦旦:「不脫歐,毋寧死!(Do or die!),提出英國必定會在20191031正式脫離歐盟1019日強生請人向歐盟寄出英國下議院擬好的請求延期脫歐的信件影本,並特別聲明:「是議會寫的信,不是我的信」1028日大限前三天,歐盟同意了強生的書面請求,將英國脫歐日期再延三個月到2020131

20191029下議院投票通過強生提前在1212進行國會大選的提案。強生的算盤是,如果保守黨12月大選贏得多數席次,脫歐的時間、與歐盟之間的協議要怎麼談,都是強生的保守黨說了算。但果真如此?1212難道不會變成是失去耐性的人民對強生的不信任投票表態機會?如果保守黨輸掉大選,脫歐還要拖多久?

另一件大事,20195月歐洲議會完成改選,選舉結果顯示歐洲政治生態正在經歷重大改變,疑歐派勢力雖有增長但支持度並不如選前預期的高,歐盟或許暫時不需要擔憂陷入更廣泛分裂的可能性。此外,綠黨在歐盟各國間崛起,環保議題、綠色經濟成為主流民意,並將正式進入公共政策核心。

第三件大事是關於歐盟重要領導職務的人事更迭。德國前國防部長馮德萊(von der Leyen)將接下容克的棒子,擔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原IMF總裁的法國人拉加(Lagarde)將接任歐洲央(ECB)總裁,短期內歐盟的貨幣政策預料仍將保持寬鬆,縮表機率降低。

第四件大事則關係到歐盟的財政改革。歐27國財長2018年年底同意歐元區採取改革措施,將現有「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ESM)大為「歐洲貨幣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EMF),作為歐洲銀行的最後一道防線,取IMF的部分功能。歐盟財長亦同意建立「歐元區統一財政預算」20196月間設立規模170歐元的「促進競爭力和趨同性預算工具(Budgetary Instrument for Converg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BICC)。由法國總統馬克宏率先提出的歐盟財政改革方案,正式為實現歐元區財政一體化邁出了關鍵一步,將如何影響到歐盟的未來發展,預料也是各界持續觀察的焦點。
 

歐盟的危機

從前述大事件回顧中,我們看到了歐盟的兩大危機。首先,是英國脫歐對英國及歐盟經濟可能造成的衝擊。這部分英國及歐盟各自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經濟衝擊分析,英吉利海峽兩岸經濟研究人員都同意的觀點是,經濟Brexit對英國與歐盟來說,都不是一件正面的舉動。此外,疑歐派支持度增長,提高了歐盟進一步分裂的風險。雖然從歐洲議會改選的結果來看,形成脫歐骨牌效應的猜測似乎過於悲觀,並不表示疑歐派、脫歐派的人氣逐漸退散,事實上,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所呈現的正好是相反的情況。
 

歐盟的挑戰

除了看到歐盟的危機,亦觀察到橫亙在歐盟面前的挑戰。

首先ECB貨幣政策不能有效平衡來自外部或內部的金融衝擊與經濟挑戰,只有貨幣工具,缺少財政工具的缺點,日益突顯。特別是在會員國存在高額債務的情況下,單靠貨幣政策QE能夠發揮的實質效力,隨著利率下跌而邊際遞減。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總統馬克宏提出「歐元區統一財政預算」的構想。然而,財政同盟代價是各會員國的財政權力削弱。實際施行上,各會員國之間仍可能出現不同調,就像「申根公約」施行後,會員國依舊堅持各自對邊境管制的解釋權。殷鑑不遠BICC的挑戰才剛開始。

其次,英國脫歐後,勢必跟隨美國走向雙邊貿易協商,這將使得歐盟支持的以多邊協商為基礎的全球化路徑,面臨前所未見的巨大挑戰。甚至,歐盟必須隨英國調整,更積極的與各國簽訂雙FTA。歐盟如何在全球化與區域化、多邊協商與雙邊協議之間保持平衡?

第三,短期內似乎看不到終點的美中貿易戰,逐漸波及到歐盟,川普主張對歐盟部分商品提高關稅,要求「公平的」對待;加Brexit的負面衝擊,歐盟要如何持續成長,達到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目標,同時實現分配正義,兼顧包容性成長?
 

雙邊協商的全球化?

英國脫歐之後,英國將啟動與歐盟發展雙邊未來經貿關係的談判,未來幾年也將積極與歐盟以外的國家進行雙邊經貿協商。歐盟將或多或少受到英國與歐盟傳統貿易夥伴國簽訂雙FTA的「刺激」,更積極的與其他國家、地區進行雙邊經濟合作的對話與談判。加上第一個跳出來宣示要以雙邊協商取代多邊談判的美國,西方世界主流國家或將逐一加入這場簽署雙邊協議的競賽。對於已面臨停擺WTO與全球化,不可避免的遭受到這股區域化「逆流」的強力挑戰。雙邊主義與區域化趨勢,是否將壓制歐盟長期以來追求的多邊協商主張?全球貿易GDP成長,以及景氣氣候是否仍然遵循過去25年全球化所劃定的軌道方向前進Brexit談判及歐盟未來採取的行動,或將指出下一個十年全球經貿發展的趨勢。

英國脫歐歐洲議會疑歐派歐盟財政歐洲央行美中貿易戰全球化雙邊協商WTO多邊貿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