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設立典範?抑或是特立獨行?
林匯凱 (2023/08/09) 《台經月刊第46卷第8期》
中國綠色金融蓬勃發展,相關綠色金融產品亦發展快速,其綠色金融市場規模特別是綠色信貸以及綠色債券處於世界前段班,然相關規範仍與國際標準有落差,未來中國會建立獨樹一格的標準抑或是迎合國際規範,仍有待觀察國際政治角力的發展。本文分別說明中國主要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信用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相關產品發展趨勢,並分析中國未來綠色金融產業發展挑戰。
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提出的「巴黎氣候協定」,中國等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亦於2016年簽署協定。2016年10月全球批准巴黎協定締約方達到雙55標準,並於同年11月生效,自此確立了全球共同努力目標。
2016年中國任G20主席國,此次G20會議首次將綠色金融引入架構,自此發展綠色金融成為主流共識;2020年9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中提出中國雙碳目標,致力於2030年達成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政策目標。
在雙碳目標的大戰略與綠色金融快速發展趨勢下,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國綠色金融推動主要機構之一亦提出綠色金融政策發展方向,確立中國綠色金融「三大功能」以及「五大支柱」的政策發展思維。
中國期望透過綠色金融「三大功能」促進中國產業永續發展,綠色金融分別擁有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資源配置方面,中國欲透過貨幣政策、信貸政策、監管政策、強制揭露、綠色評價、行業自律、產品創新等,引導和帶動金融資源向低碳專案、綠色轉型專案、碳捕捉與碳封存等綠色創新項目傾斜;風險管理方面,透過氣候環境風險壓力測試及風險分析、綠色和棕色資產風險權重調整等金融工具,加強金融體系管理及因應相關氣候變化風險能力;市場訂價方面,透過推動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碳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利用市場機制為碳排進行合理定價。
中國亦提出「五大支柱」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才能有效發揮綠色金融功能以支持該國永續發展:(1)建立完整金融體系標準;(2)強化金融機構監管及資訊揭露要求;(3)增加綠色金融獎勵措施並增加信用機制強化約束金融體制;(4)增加綠色金融產品豐富度;(5)拓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
中國綠色金融蓬勃發展,相關綠色金融產品亦發展快速。本文分別說明中國主要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信用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相關產品發展趨勢,並說明中國未來綠色金融產業發展挑戰。
中國綠色信貸占比逐年成長,主要歸因於政府政策性支持,以致政策性銀行及地方政府銀行給予綠色信貸較優惠貸款條件及獎勵措施,包含給予借貸利率優惠、延長還款期限及增加借貸額度、簡化審核流程、現金補貼等方式。
綠色金融、中國雙碳目標、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環境風險管理、碳金融商品、政策性支持、綠色保險、資源配置、國際標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