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與時俱進的創生政策 為日本村落帶來新契機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與時俱進的創生政策 為日本村落帶來新契機

吳佩蓁  (2022/05/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5期》

與時俱進的創生政策 為日本村落帶來新契機

聯合國(United Nations)世界展望人口修訂報告:2019年版(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9 Revision)指出,2050年全球超過65歲的人口約占1/6,而超過80歲的人口預計從2019年的1.43億,增加至4.26億;與此同時,全球生育狀況則從2019年平均每位女性生育2.5個小孩,下降至2.2個。

身為全球前五大經濟體的日本,在2014年創成會議便推估日本於2040年將消失占全國一半的市町村,且多數地方將呈現少子高齡化現象。同年日本創生會議人口減少問題研討小組調查顯示,2060年人口將從1.2億降至8,000萬人(涵蓋四成65歲以上人口),此外根據Global Note統計,日本近年來人口高齡化比例皆占全球之冠。在面臨高齡化和生育率降低等國家人口結構改變所衍生之地方人口分布不均狀況,日本恐產生公共醫療、社會保障系統、金融市場和商品服務改變,引發地方經濟發展困難、勞動力不足、GDP成長緩慢、高齡化社會和文化傳承不易等危機。

在此趨勢下2014年日本前首相安倍特別成立中央戰略小組,將地方創生提高為國家戰略層級,並2015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後續亦推出社5.0Society 5.01)等措施,期透過創新技術解決人口問題以確保國家競爭力。而在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影響,日本不僅分別20202021年增加高達4.5兆日圓(約新台1.09兆元,2)的地方創生臨時補助金,也分別2020年年底修正第二期「町(城鎮)、人才(人)、工作創生總和策略」,以及20216月發布2021年城鎮、人、工作創生基本方針」。

此外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首先在202110月的就職演說中,提出將從地方開始活用數位創新技術與推動數位田園都市國家構想(注3),並在202112月之國會演說中,提到將投入4.4兆日圓(約新台幣1.06兆元)推動數位田園都市國家願景,期利用數位力量,從地方開始,解決在疫情下人口減少、社會高齡化和產業空心化等社會課題,建構與COVID-19共生的新社會。


從街區到地方的活化發展

日本早在1998年即針對街區和地域發展,陸續頒布相關法令來活化都市機能和地方經濟產業活動,包括在2005年制定「地域再生(地方創生)法」推動地方創生制度,由地方自行設定發展計畫目標,鼓勵地方產業、學術界、金融界、勞工和媒體資源跨單位聯盟提案,共同投入地方發展行列。在2013年推出「國家戰略特別區域法」,以地方創生概念為基礎,結合具法規鬆綁制度的創新實證場域,促進地方發展並保持國際競爭力;並在2014年公布「城鎮、人、工作創生法」,作為政策推動依據,並於中央政府成立「城鎮、人、工作創生本部」主導相關政策之推動(1)。

地方創生日本村落數位轉型SDGs綠色社會無碳社會遠距辦公人口減少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