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取經哥本哈根的永續典範經驗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取經哥本哈根的永續典範經驗

黃暖雲  (2024/03/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3期》

哥本哈根被譽為「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這得益於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政府帶頭限縮汽車的使用方便性,有效降低道路擁擠和空氣汙染,提高城市的宜居水準。隨著經濟的穩定成長,哥本哈根成功地將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維持在較低水準,創造了兼顧減排和經濟發展的「哥本哈根模式」,在碳中和基礎設施、行人和自行車友好性,以及公共空間規劃,成為全球城市規劃的楷模。

 

近年來,全球正面臨日益頻繁的極端氣候現象,如高溫熱浪、乾旱、暴雨及洪水,這些現象正逐漸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極端氣候不僅可能導致農作物減產、糧食及水資源短缺,還對經濟和社會環境帶來深遠的影響。將永續發展策略整合進未來城市規劃中,對於全球數十億城市居民來說,至關重要。

許多調研機構進行全球城市永續評比,北歐國家經常名列前茅,其中丹麥的哥本哈根尤為突出。該城市於2014年榮獲歐洲綠色首都獎,以其在綠色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獲此殊榮,譬如在再生能源、節能建築和低碳交通領域的創新。哥本哈根為此制定一系列行動方案,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個碳中和城市。隨著經濟的穩定成長,哥本哈根成功地將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維持在較低水準,創造了兼顧減排和經濟發展的「哥本哈根模式」,成為全球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的典範。

 

哥本哈根透過建築物改造和結構更新,把綠色建築定為設計目標。新建築從設計初期就融入節能元素,例如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等;老建築的翻新則著重於提升能源效率,如增設隔熱牆、設置綠屋頂和太陽能板等。

 

綠色交通建設

哥本哈根被譽為「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超過半數的居民選擇自行車作為主要通勤工具,這得益於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政府帶頭限縮汽車的使用方便性,例如提高稅額、減少停車位、限制部分區域的行駛路線、建置自行車車道等。這些措施有效降低道路擁擠和空氣汙染,提高城市的宜居水準。在以自行車為主進行城市規劃時,將省時、安全、便利作為重要考量,並統籌汽車、自行車、行人及公共交通的發展,賦予自行車優先發展的權利,打造出獨特的綠色交通模式。

在道路的設計上,哥本哈根以改善自行車行車效率為出發點,建設獨立且有方向性的自行車道,幾乎所有的主要道路兩側都設有獨立的自行車道,並配備橫跨運河的自行車橋,以及多條長度在十公里以上的自行車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s),路線總長度超過750公里,貫穿郊區與市區,方便人們通勤。自2000年起,哥本哈根市政府實施「綠波計畫」(Green Wave),透過路面感測器即時蒐集路況與車流量,以交通信號燈提示自行車騎士適時加速或減速,保持時速20公里,減少了騎自行車者在通勤高峰時段遇到紅燈的次數,確保他們順暢抵達目的地。隨著自行車文化的推廣,愈來愈多的市民將自行車視為首選的交通工具,哥本哈根市因此每年減少7,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由於騎車提升了居民健康,醫療成本也因而降低,每公里可節省約0.34歐元。

綠色城市發展永續交通再生能源碳中和目標城市規劃低碳經濟風力發電區域供熱系統建築節能改造市民參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