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天然氣事業法之解析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天然氣事業法之解析

歐嘉瑞  (2011/03/01)    《台經月刊第34卷第3期》

台灣天然氣產業概況

(一)天然氣之使用始於日據時代

台灣使用天然氣緣自日據時代之新竹苗栗地區1949年後,由中油公司接續於此等地區開採經營,並提供公用天然氣事業(俗稱瓦斯公司)供應民生用戶。鑒於天然氣使用極具方便性,漸為用戶接受,使用逐漸普及。惟自產天然氣因漸枯竭,中油公司遂1990年進口液化天然氣(常壓下溫度為-162),於氣化後供應國內需求,並隨該公司管線之敷設,陸續於台灣西部地區,北起基隆、南至屏東共成25家公用天然氣事業(1),民生用戶數2010年底297萬戶。另因天然氣為潔淨能源,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故亦大量使用於發電與工業部門。
 

1 25家公用天然氣事業成立日期及供氣區域
 

(二)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分析

依能源局之能源統計資料2010年台灣天然氣消費量以發電部81.28%占比最高、工業部門次之,住宅與服務業部門亦占有相當比例(2)。若以消費量總計而言,2009年受金融海嘯影響,工商業不景氣導致用氣量銳減外,整體天然氣用量係呈成長趨勢。另,由於天然氣為潔淨能源,為鼓勵使用,經濟部訂有擴大天然氣使用之目標,預2020年可14,000千公噸202516,000千公噸。

 

2 2001~2010年台灣天然氣消費量

 

(三)國內天然氣之供銷體系

台灣天然氣生產及進口皆由中油公司一家經營,進口之天然氣經由高雄永安接收站或台中港接收站,卸收處理後供應用戶;自產天然氣經由分離丙烷、丁烷等過程後供應用戶。中油公司供應之用戶25家公用天然氣事業(供297萬民生用戶)外,尚有直接使用天然氣之台電公司、七家民營發電廠、四家汽電共生業400餘家工業用戶(1)。


1  台灣天然氣供銷體系

 

天然氣事業法之立法背景與過程

鑒於台灣地區天然氣之使用已漸普及,惟政府管理該等事業尚乏專法,且管理公用天然氣事業之「煤氣事業管理規則」屬未有法規明確授權之命令,為確保供氣穩定安全與維護消費者權益,爰積極推動完成「天然氣事業法」之立法。其背景與過程如下:

1.由於天然氣係以管線輸送至用戶端,其安全使用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且政府賦予公用天然氣事業特定供氣區域經營之權利,為監督管理需要,經濟部1929年公布之「民營公用事業監督條例」1968年發布之「煤氣事業管理規則」管理之,但兩者均已難因應環境變遷,且「煤氣事業管理規則」之法律授權亦不無疑義。

2.台灣地區天然氣之生產、進口,皆由中油公司為之,其相關管理大都依國營事業相關規範或公司內部規定,考量該公司未來可能民營化,或有新加入該市場之業者,爰有立法規範該等事業經營之必要性。

天然氣事業法輸儲設備安全公用天然氣供氣區域消費者權益氣價計算管線汰換用戶普及率災害防治公共意外責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