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策略面】4 能源轉型下,電力需求面管理之推動策略
施恩 (2018/06/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6期》
蔡政府上任後,宣布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的願景,因此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期盼能擺脫核能,並透過推動再生能源的方式補足電力缺口,以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為落實此目標,政府在2017年4月24日核定「能源發展綱領」修正案,核心思維為「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境永續」以及「社會公平」四大面向,建構出我國能源發展的核心思想。隨後於2017年7月起啟動「能源轉型白皮書」研擬程序,透過議題設定的方式開放匯集多方意見,並透過協作(co-production)形式將不同意見收斂為具有執行性的行動方案,訂定出我國能源轉型之政策目標與重點行動計畫。
「能源轉型白皮書」涵蓋議題包含能源治理、節約能源、電力、再生能源,以及綠能產業等重點計畫,各重點計畫中又可以細分重點推動方案(圖1)。本文將主要探討電力項目中的「穩定電力方案」,提出我國需求面管理如何達到穩定電力之推動策略建議。
圖1 「能源轉型白皮書」提出之重點推動方案
我國需求面管理推動現況
「能源轉型白皮書」中指出,「在既有需求面管理措施及擴大燃氣與再生能源設置之電源規劃下,電力系統將可能面臨間竭性再生能源大量併網、燃煤發電常態性降載及天然氣供氣穩定性之挑戰」。近年來我國尖峰負載逐年成長,加上電力供給面遭遇愈來愈多挑戰的情況下,為達2019年起備用容量率15%、備轉容量率10%的目標,提升電力需求面管理措施已是刻不容緩。
台電公司自1979年起便實施諸多需求面措施,對於均衡系統負載,以及減緩尖峰時間電力需求成長壓力,有相當大之助益。而目前台電公司實施之需量反應措施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動態電價方案以及需量反應方案。
(一)動態電價
動態電價有別於傳統固定電價方案,係指電價會隨著時間動態的調整,如時間電價方案在尖峰與離峰收取不同的電價,即時電價方案更是將電價細分至每小時不同的費率方案。其目的在於透過價格訊號引導用戶調整用電習慣,目前台電公司推動的三種動態電價方案如下:
能源轉型、需求面管理、需量反應、動態電價、智慧電網、電力市場、電價機制、電業改革、再生能源、負載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