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產業反傾銷爭議對我國出口之影響——以鋼鐵業為例
蔡志良 (2016/08/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8期》
鋼鐵業屬於原物料密集產業,鋼鐵工業也常被視為國力強弱的象徵,帶動國家整體產業中下游發展,具有改善工業結構與促進整體經濟發展之功能。世界各主要先進國家均相當重視鋼鐵業發展,近年因中國自八○年代開始實施的「改革開放」與「宏觀調控」政策下,藉由開放市場大量吸引外國投資,九○年代末期一躍成為世界主要的製造工廠,其中又因中國華北地區蘊含豐富煤礦,各省市政府均積極擴大煉鋼產能,導致近年中國鋼鐵業產能已達全球50%。
中國將國內市場無法去化的鋼鐵製品外銷到國際市場,造成國際鋼鐵市場產能供需失調,雖已積極調整鋼鐵產能,惟其調整及減量速度緩慢,鋼材出口持續創歷史新高,嚴重影響全球鋼市平穩,擴大出口去化過剩產能成為各國調節其國內市場壓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出口大增及競爭下,造成近幾年來反傾銷、反補貼及防衛措施等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及濫用,台灣亦成為這一波風起雲湧貿易保護主義的受害者。
我國鋼鐵產業鏈概況介紹
我國鋼鐵產業依材質可分為碳鋼及不鏽鋼與合金鋼兩大類,觀察碳鋼產業鏈上游為煤、鐵礦砂及廢鋼原料(圖1),以上述原料經高爐或電爐煉製而成的大鋼胚、小鋼胚、扁鋼胚、鋼錠等;中游包括經冷熱軋製成的鋼板、鋼捲、鋼筋、線材、棒鋼盤元,或經軋延切割裁剪加工製成各類型鋼、角鋼;下游應用產品廣泛,包括金屬製品、機械設備、運輸工具、模具、螺絲螺帽、鋼線鋼纜、工業設施及建築工程等。不鏽鋼產業鏈結構與碳鋼產業鏈相近,惟衍生出中游的裁剪加工及製管業,但下游則與碳鋼相同。
圖1 我國鋼鐵產業鏈關連圖
(一)上游
鋼鐵業的上游原料有鋼胚與不鏽鋼胚,其需要透過煉鋼的程序來製造。煉鋼方式可以分為高爐煉鋼與電爐煉鋼,高爐煉鋼的主要原料為鐵礦砂與焦煤(又稱冶金媒),國內代表廠商為中鋼、榮剛、東和、豐興、威志等。電爐煉鋼的主要原料為廢鋼,因台灣煉鋼所需的原物料及能源自給率不足,廢鋼、粗鋼與鋼胚多需仰賴進口,故國內中、下游業者發展相對受限,目前國內只有中鋼具有一貫作業的煉鋼廠。
不鏽鋼屬於鋼品產業的特殊鋼材,不鏽鋼係指鉻含量超過12%的鐵合金,因不鏽鋼具備抗氧化與耐侵蝕的特性,故廣泛運用在廚具、汽車材料、建築材料、醫療用材到3C電子業等,國內代表廠商為唐榮、榮剛及燁聯。不鏽鋼因大量使用鎳、鉻等高價金屬原料,故不鏽鋼製品的材料成本約為碳鋼的5~10倍,所以一旦高價金屬的價格波動,其市場行情將受到顯著影響,不過不鏽鋼產品100%可以再回收利用,故具有相當的剩餘價值。
鋼鐵產業、反傾銷調查、貿易保護主義、出口競爭力、國際市場、產品高值化、歐盟反傾銷、中國產能過剩、貿易壁壘、策略聯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