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社論】跟上ESG大趨勢

 

台經月刊

 

【社論】跟上ESG大趨勢

台經院  (2023/01/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1期》

隨著國發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的公布,正式宣示台灣加入全球2050淨零轉型共同目標的行列,同時也將永續發展、ESG的討論推上高峰,不是只有大型企業、出口產業要面對去碳、綠能的挑戰,未來所有企業的經營都必須符合相關的規範,涉及層面相當廣泛,勢必也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為何ESG成為主流趨勢?首先,全球「永續發展」共識成形,ESG是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及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源於2005年聯合國為了評估國家或企業「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程度所提出的三大評分指標,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到2022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各國攜手抗對氣候變遷的共識已經十分穩固,同時主要國家也都有相關的政策或規範陸續上路或正在形成中,除了聚焦於環境保育,近年各國政府也提出關於社會與企業永續發展的政策,例如地方創生、社會創新企業等政策,制定永續發展政策已是全球政府最重要課題之一。
 

其次,企業轉型迫在眉睫,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上路,同時影響更大的是供應鏈的「去碳」,包括Google、Apple、微軟、亞馬遜、Dell、台積電等大型企業,均已經設定供應鏈達到100%碳中和期程與具體目標,不同於過去只是企業自行落實之社會責任的一環,現在變成「不做就淘汰」的攸關營收、生存的首要課題。
 

此外,市場觀念轉變,當前主要評量企業好壞的財務報告,並無法充分反映企業的經營現況及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危害,例如環境破壞、食品安全、員工權益等事件,ESG正是讓外部成本內部化的重要途徑,不僅是大型企業與政府意識到ESG的重要性,消費者與投資者的觀念也都逐步轉變,會以企業的道德操守、社會責任作為購買商品或投資的依據,對於ESG的重視程度正在全面提升中。
 

然而發展ESG並不容易,英國《經濟學人》(2022/07)指出ESG目前存在「目標太多且缺乏明確指引」、「缺乏誘因機制」及「各家機構評量標準不一」的三大問題,使得ESG落實困難重重。全球關於ESG的評比、指標、準則等確實尚未有共同的標準,各大評鑑機構都有各自一套的方法提供給企業參考,市面上繁多、複雜且分散的ESG體系,加深了落實的難度。
 

為此,「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於2021年11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中宣布成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其主要目標為制定一套適用全球性的ESG資訊揭露標準,2022年3月ISSB宣布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合作,隨後並與美國「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所轉型的「價值報導基金會」(VRF)整併,同時ISSB正式向外徵求的兩份揭露標準草案(Prototype)―「一般性揭露」(IFRS S1)與「氣候相關資訊揭露」(IFRS S2),則是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為基礎,一連串行動顯示ISSB正在快速梳理過往ESG揭露準則,並透過與GRI、VRF、TCFD三大主流準則的協調合作,有望將現今分散且複雜的ESG資訊進一步整合成為全球一致性的財務揭露框架系統,只要財務的揭露準則一致,未來相關的ESG指標有機會趨於一致,讓如今混亂的ESG資訊能有合適的評比基礎。
 

台灣亦跟上這波ESG的浪潮,金管會於2020年8月發布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要求實收資本額逾新台幣50億元上市櫃公司及化工食品、金融等特定產業皆必須編製並申報永續報告書,且預計將於2023年下修門檻至20億元。目前金管會要求永續報告書要參照VRF、TCFD的揭露準則,不過金管會亦十分關注ISSB的發展,可以預期只要ISSB能提出全球適用的框架準則,台灣馬上就能跟上全球的腳步。
 

最後,關於推動ESG發展提供幾點建議方向。第一,政府必須一馬當先,引入全球適用的準則或是制訂明確的標準規範,例如未來將ISSB全球通用的準則引入,不僅能減少出口、接軌國際供應鏈的進入成本,同時亦可讓內需型產業適應全球標準,少走冤枉路,也讓台灣企業共同朝向永續發展企業轉型。
 

第二,引導ESG輔導與認證平台成立,ESG的項目繁多,一般企業難以自行完成轉型或評估,特別是台灣中小企業林立,在人力與經費有限之下,要能深入了解、評估與揭露ESG資訊並不容易,ESG輔導與認證平台能協助中小企業連結ESG資源,進而與國際供應鏈接軌,也是台灣落實ESG的重要環節。
 

第三,不能忽略社會(S)與公司治理(G),當前環保意識抬頭,「淨零排放」成為優先政策,相較之下關於S與G的討論較少,但不能忽略其重性,例如日前FTX交易所破產,該公司毫無監督機制且濫用客戶資金,讓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背後關鍵是公司治理出了問題,另外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口老化、貧富差距都是不能小覷的社會問題。
 

第四,讓永續發展的觀念生根,永續發展的觀念正在席捲全球,對於企業而言,落實ESG最重要的是整體認知的提升,上到董事會、下到業務執行單位,都必須將ESG融入到營運中,才可能真正的落實與發展,同樣的道理,台灣要邁向永續發展,也必須讓ESG觀念生根,將ESG觀念納入教育體系,才能擁有先行優勢。
 

最後,善用數位科技工具事半功倍,5G、AI、雲端計算、區塊鏈等數位科技應用日趨成熟,將企業經營與生產、利害關係人互動、上下游供應鏈等數據整合,除能節省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數位科技工具能更即時、透明的反映企業ESG現況,成為加入跨國供應鏈的優勢。另外,政府也能搜整ESG資料,建立ESG資料中心,透過跨企業、跨產業、跨領域的資料分析,除提供給企業參考,透過數據比對與分析預測也更能掌握政策落實進程,有助於企業落實永續發展,共同邁向實踐永續的承諾。

ESG發展淨零排放永續發展供應鏈去碳數位轉型碳邊境調整國際準則公司治理環保政策中小企業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