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從WEF網路整備度指標評析我國ICT發展環境現況與課題
陳思豪 (2016/10/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0期》
自2001年起,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即開始發表網路整備度評比指標(Network Readiness Index, NRI),現已成為國際間用來衡量一國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程度的重要參考指標。其衡量項目以環境指數(Environment Subindex)、整備指數(Readiness Subindex)、使用指數(Usage Subindex)以及影響指數(Impact Subindex),共四大類指數進行分類,其下又分為十項子分項與53個細項指標進行衡量。藉以了解一個國家/經濟體於各個層面的ICT表現,以及網路基礎建設與應用服務的發展情況,提供世界各國參考。
鑒於數位經濟快速發展,網際網路與ICT整備程度愈顯重要,本文的目的乃針對NRI評量方式與評比結果進行探討分析,並藉由我國NRI的評分表現,觀察我國ICT發展與網路整備現況及課題,以提供政府和各界參考。
NRI指標架構分析
2016年NRI指標共針對139個國家/經濟體進行評比,報告中所使用的資料來源,其中一半來自於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與其他聯合國機構,以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統計;另一半則源自WEF對全球14,000位以上經營主管進行的調查結果。以下,將針對NRI各個衡量項目進行介紹。
ICT網路整備度指標共分為四大類指數、十項子分類,子分類中又包含三到九種不等的細項指標,共53項細項指標。四大指數分別為環境指數、整備指數、使用指數以及影響指數(表1)。
表1 NRI指標評比架構
NRI指標利用每個子分類中的細項指標,以加權的方式進行十項子分類的評比,以1至7分衡量十項子分類,分數愈高代表該項子分類指標表現愈佳。最後再根據四大指數,將十項子分類進行加權,得到NRI的最終分數,四大指數與十項子分類分述如下。
(一)環境指數
在環境指數下,又區分為政策法規環境(The Politic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與商業創新環境(The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兩個子分類:
1.政策法規環境
指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法規環境能夠促進ICT滲透社會以及商業活動發展的程度,具體評量項目如智慧財產權保護程度、著作權侵害的普及、司法體系的效率與獨立性、法律制定過程的效率,以及ICT管制的整體品質。
2.商業創新環境
指藉由評量商業行為的繁文縟節(Red tape)、創業容易度以及稅負制度,來測量商業環境支持企業的程度,同時也從整體科技易得性、競爭激烈程度、創新產品的需求條件(政府採購高端科技產品的發展)、風險投資創新計畫的易得性,來測量允許創新產業蓬勃發展的條件。
數位轉型、ICT發展、網路整備度、WEF評比、政策法規改革、數位基礎建設、企業創新、政府數位應用、社會影響力、全球競爭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