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開發新南向的需求市場——以電子商務為例
唐豪駿 (2017/02/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2期》
新南向政策強調以當地需求為主,將東南亞及南亞國家視為台灣的內需市場延伸,而電子商務正是最注重消費者需求的產業。近年來隨著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成長,年輕人口的消費力增加,成為充滿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本文將說明電子商務在新南向國家的市場商機,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並提出我國電商往新南向發展之建議。
以需求為導向的新南向政策
(一)內需市場的延伸
新南向政策與過去南向政策的最大差異之一,就是不再從台灣供給端的角度出發,僅著眼於台灣既有的競爭力產業與競爭力產品,思考產品的輸出或工廠的投資。相反的,而是從新南向國家的需求端切入,考量新南向國家的需求,再反過來看台灣的產業或產品是否能夠滿足新南向國家的需求市場,將新南向國家當成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然後配合新南向國家的市場而前往投資、貿易。
(二)製造、服務並重
同時,隨著新南向國家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這些國家對企業的吸引力,已經從過去的勞力因素轉化為市場因素。過去台灣企業往往將東協及南亞等國,視為廉價勞力的提供國,故在當地設廠以降低生產成本;但如今,東協及南亞各國的人均所得增加,尤其是年輕人口更是有相當高的消費力,成為國際矚目的新興市場。台灣企業的思維,也應該從過去以製造業為主,逐漸轉變為製造業與服務業並重。
電子商務,正是新南向國家最近熱門的新興產業。電子商務平台能夠以最低成本,將台灣的商品販售到新南向市場。東南亞及南亞的電商市場正在逐步擴張,且還未飽和,而台灣的電商又有一定的基礎與強勁的競爭力,正是未來幾年看好的發展重點之一。
電子商務常見的五種形式
一般來說,電子商務常見的有五種經營模式,包括:B2B (Business to Business)、B2C (Business to Consumer)、C2C (Consumer to Consumer)、C2B (Consumer to Business)、O2O (Online to Offline)。
B2B意指企業之間的交易平台,如台灣經貿網即為台灣貿易最大的黃頁網站,能夠讓廠商透過電商平台快速而方便的找到上、下游。B2C則是廠商透過網路平台直接將商品賣給消費者,如Yahoo購物中心、momo購物網等電商,完全將銷售電子化。還有一種結合B2B與B2C的B2B2C模式,即電商與其他廠商合作,提供網路平台給其他廠商銷售商品,如Yahoo超級商城。但無論如何,以上三種模式都是以廠商為銷售的主體,提供電子化的商品服務給客戶選購。
C2C則是由消費者將商品賣給其他消費者,如Yahoo拍賣、露天拍賣,電商平台通常負責協助物流、電子支付等,並提供買賣雙方一定的保障。C2B則反轉企業以量制價的概念,強調以消費者為核心,營運模式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主,廠商則客製化生產消費者所需要的商品,許多將團購視為典型的C2B行為,但事實證明,台灣的團購還是大多以B2C為主。
新南向電商、跨境電商、行動支付、O2O模式、印尼市場、馬來西亞零售、電商物流、數位轉型、品牌經營、消費者需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