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經濟引擎熄火後的新戰場——探討金融海嘯對我國出口情勢之影響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經濟引擎熄火後的新戰場——探討金融海嘯對我國出口情勢之影響

葉懿倫  (2009/10/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0期》

在美國次級房貸震撼彈續投下,紐約華爾街上的金字招牌轟然倒下,崩垮的衝擊力道,在全球化的浪濤中,掀起了金融大海嘯,威力波及範圍廣大,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皆難以倖免。1930年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頓挫中,我國經濟成長在高度仰賴出口貿易的情況下,受挫情況似乎比其他亞洲主要國家更為嚴重,且經濟回復速度也相對緩慢。因此,在金融海嘯災1週年,我國似乎有必要深入分析出口結構之特性,釐清出口緊縮幅度較高與回復速度緩慢之主因,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出口結構之情勢發展,進一步瞭解金融海嘯衝擊對我國整體出口產業結構與國際競爭力之影響。

 

近年內需成長力道減弱,貿易順差對經濟成長影響程度提高

我國在海島型國家限制下,數十年來對外貿易成為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也使得國內消費需求與投資活動,和國際景氣與產業發展趨勢息息相關。從經濟成長貢獻來源可以看出,近年來國內民間消費與固定資本投資成長,對經濟貢獻率均不如商品與勞務輸出順差。其中,固定資本投資受到近年國內產業海外投資擴大,壓抑國內民間投資成長幅度,使其經濟成長貢獻率均不0.5%。在民間消費與固定資本成長力道不強的情況下,我國經濟成長動力來源,更加仰賴商品國際需求帶動之出口(1)。

 

1  國內生產毛額經濟成長貢獻需求面
 

因此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海嘯影響,全球景氣急轉直下,國際市場對我國出口需求減少的同時,我國民間投資也緊急縮手,更加重擊我國整體經濟成長表現。也就是說,在我國在產業生產活動外移、民間消費活力下降,國內消費與投資成長對我國貢獻度減低的情況下,進出口貿易之順差表現,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力加劇。
 

金融海嘯衝擊力道,將我國出口打2005年的水準

而這一波的金融海嘯,到底對我國出口衝擊力道有多強勁,從出口金額之變化便可明顯看出。根據財政部所公布之海關出口統計數據20091~6月我國累計出口金額885億美元,2008年同期大幅衰退34.20%,預估全年出口金額可能不2,000億美元,將回2005年的水準,顯示金融海嘯對我國出口受創幅度,高2001年資訊網路泡沫911攻擊的雙重衝擊,亦高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1)。

從近兩年的出口金額走勢圖中,金融海嘯的衝擊更可一目瞭然。2007120088月以前,我國月出口金額一直維持著較上年度同期增加的成長表現,但是2008915美國5大投資銀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連續兩日的全球股市重創,與緊接而來的蝴蝶效應與恐慌,將金融面衝擊快速的傳遞至實質面,我國出口開始出現大幅度的縮減(2)。

出口衰退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結構金融海嘯中國需求下滑外銷市場重整產業升級策略國際競爭力紡織業回溫先進國市場占有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