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生質能源發展之前景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生質能源發展之前景

莊朝榮  (2015/05/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5期》

生質能源在中國再生能源中之地位

新能源產業在中國十二五規劃中,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生質能源儘管不如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受到矚目,但在後續公布的「2011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亦明確點出未來將朝向非糧生質燃料與農林生質資源汽電應用的方向發展。中國希望在2020年生質燃料的使用率可占所有燃料的10%,目前中國數個省分的E10(在汽油中添加10%之生質燃料)政策也已經上路。

近來中國前央視主播柴靜製作「穹頂之下」影片,對中國霧霾問題提出批判,引起兩會的關注,也引起中國全民之共鳴。的確,與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再生能源相比較,生質能源是唯一可以作為化學品或石油替代品的能源。加上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提高至59.5%,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提高至32.2%,能源安全保障不無疑慮。發展生質能源是今後解決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的途徑之一,也是解決當前霧霾問題較可行的方案之一,生質能源在中國再生能源中之地位只會愈來愈重要。

 

生質能源政策發展近況

在2013年1月中國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大致可看出中國發展生質能源的方向。該規劃指出要以非糧燃料乙醇和生質柴油為重點,加速發展生質液體燃料;鼓勵利用城市垃圾、大型養殖場廢棄物建設沼氣或發電;因地制宜利用農作物秸稈、林業剩餘物發展生質發電、氣化和固體成型燃料。具體目標則見諸於2012年12月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生質能源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明確指出,至2015年生質能源年利用量將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但目前中國國內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秸稈和農產品等可加工剩餘物折合約4.3億噸標準煤/年,利用率僅11.6%。其中,生質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780億度;生質液體燃料500萬噸/年;生質成型燃料1,000萬噸/年;生質燃氣220億立方米/年。

2014年6月中國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畫(2014~2020年)」,提到要積極發展交通燃油替代,加強突破先進生質能源技術瓶頸,發展新一代非糧燃料乙醇和生質柴油,以及因地制宜發展農村再生能源。鑒於中國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2014年11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又發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速發展風能、太陽能、生質能等清潔能源,要求至2020年生質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

為鼓勵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也提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早在2006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即針對生質能源發電提供財政補貼。一開始,凡生質能源發電上網電價在各省脫硫燃煤機組標竿電價基礎上,享受每度0.25元的財政補貼。2010年將農林生質發電上網電價補貼金額統一上調至每度0.75元。此外,生質能源發電還可享受所得減計10%的所得稅優惠,而且秸稈生質發電還享受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足見中國當局對生質能源的發展確實愈來愈重視。

非糧燃料乙醇生質發電成型燃料沼氣技術能源安全財政補貼政策規劃再生能源產業商業化污染防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