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省屬七行庫董、總人事異動與經營績效之關聯
董瑞斌 (2008/04/10) 《台經月刊第31卷第4期》
董、總異動與績效表現
所謂省屬七行庫即指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等七家銀行,其中,台銀、土銀仍維持100%國營,而三商銀(一銀、華銀及彰銀)及台企銀則早已民營,合庫銀行則於94年4月完成民營化作業。由於七家行庫之公股股權(直接及間接持有)比重仍高,因此,七家行庫之董事長、總經理人選仍由政府所主導。觀察七行庫於89~95年間董、總人事異動情形,由表1可發現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其一,在七家行庫中,以第一銀行董、總異動最為頻繁,董事長換了六位,總經理也換了六位;而台灣企銀董事長也不遑多讓,換了六位。
表1 近年省屬七行庫董事長及總經理任職時間表
其二,在七家行庫中,華南銀行董、總人事最為穩定,七年間,董、總各只換了兩位;另彰銀董座亦只換了兩位。其三,如表2所示,七家行庫七年內董事長共有26位,但任期超過三年者只有台銀陳木在(48個月)、土銀魏啟林(44個月)、合庫梁成金(36個月)、華銀林明成(64個月)、彰銀張伯欣(71個月)等五位;另七年中,總經理共有26位,但任期超過三年者,只有台銀李勝彥(61個月)、土銀林彭郎(42個月)、華銀許德南(74個月)、彰銀張篙峨(53個月)等4位。其四,第一銀行及台灣企銀於七年內,歷任董總竟沒有一位任期超過三年者。由以上說明可知,七家行庫近年董、總人事更迭頻率不低。
表2 89~95年省屬七行庫董事長及總經理之任職順序及月數表
然而,董、總人事更迭頻繁是否對經營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值得進一步探討。第一銀行95年稅前淨利達137億元,位居所有銀行之冠,但第一銀行卻是近年董、總異動最頻繁者。台灣企銀則擺脫前兩年持續虧損之窘境,95年已轉虧為盈,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但台灣企銀近7年歷任董、總任期卻沒有超過三年者。此外,如果董、總異動頻繁不利於經營績效,那我們應該預期華南銀行與彰化銀行近年績效優於第一銀行,但事實卻不然。如表3所示,彰化銀行於94年還出現稅前虧損480億元,且華南銀行94及95年之稅前淨利皆低於同期之第一銀行。因此,董、總異動是否必然不利於經營績效,或者我們更該提出的問題是,「一般文獻常採用的衡量經營績效指標稅前(後)淨利是否適當?」
表3 省屬七行庫近年經營概況
績效變化之成因分析
回顧近10年來,我國銀行經營受到以下幾項挑戰,首先是民國八○年代末期,本土金融風暴造成國內企業倒閉,銀行放款呆帳逐年攀升,整體銀行平均逾期放款比例甚至於90年3月達到8.04%之歷史高峰;其二為近年存放款利率走跌,利差縮小,以致於利息淨收入逐年減少;其三為金融整併興起,金控公司相繼成立,銀行間併購案件連年皆有,金融競爭環境為之丕變;其四為近年銀行因衝刺消金業務而衍生雙卡風暴,影響所及,95年仍有若干大型民營銀行因打消呆帳而呈現虧損。
省屬七行庫、董總異動、經營績效、銀行呆帳、資產品質、金融改革、盈餘遞延、銀行經營策略、股價表現、風險控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