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會——以國際經驗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會——以國際經驗為例

​​​​​​​林維君  (2022/12/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2期》

氣候變遷對糧食系統的衝擊

由《經濟學人》第11期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 2022, GFSI)顯示,全球糧食環境連續第三年惡化威脅糧食安全,世界銀行也表示氣候衝擊糧食系統的發生頻率(如旱災、水災),從過去平均每10年發生一次,現在已提升約每2.5年發生一次,對於國家、地區或農場而言,由於情況過於頻繁,致使糧食環境無法在各衝擊時期之間充分恢復。因此,投資於糧食系統的復原力,使各地區藉由合作和選擇更有效的方式,將促使糧食系統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衝擊。

以農業為基礎的糧食系統,涵蓋自農、林、漁、畜產品之生產、加工、運輸、零售、消費及處置等所有活動,亦包括每個食品與非食品產出的步驟。此外,糧食系統亦涉及廣泛的利益關係者,在調適及減緩氣候變遷對糧食生產的可能影響之前,應更加瞭解農業生產端至消費端之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據以擬定適當的農業決策與投資重點,投入相應的政策措施,解決關鍵課題。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與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在「全球農業展望2022~2031」指出,為降低農業溫室氣體(GHG)排放,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 2(零飢餓)目標,未來十年整體農業生產力需要提高28%,農業部門迫切需要採取綜合行動,包括促進農業投資、技術創新及技術移轉,亦應致力於減少糧食損失與浪費。美國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於「2022年全球糧食政策報告:氣候變化與糧食系統」指出,全球的糧食系統不僅受到氣候變遷嚴重影響,亦造成全球約1/3的溫室氣體排放,IFPRI亦認為,投資於糧食系統淨零轉型,既迫切、更是關鍵,透過積極的氣候融資、創新及治理,將更能實現農業永續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介紹重要國際組織、鄰近先進國家及我國農業部門有關農業領域之氣候投資、科技創新及碳排治理相關政策實施案例。

 

FAOGCF等共同推動氣候基金

為增進農業糧食系統兼具永續以及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FAO與綠色氣候基(Green Climate Fund, GCF)合作氣候行動,投資相關國家採取促進永續的水土資源管理、恢復生態系統及生態系統服務,進而提高糧食安全,藉以改善農村人民的生計及農民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FAO201611GFC簽署合作框架,投資組合2018年達到兩億美元,2021年已提升五倍9.367億美元,1)。

氣候變遷糧食系統農業政策淨零排放永續發展科技創新碳排治理農業投資碳權交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