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攜手照護農業家園——OECD國家農業政策概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攜手照護農業家園——OECD國家農業政策概述

許楓靈、吳慈珮  (2011/02/05)    《台經月刊第34卷第2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OECD)成立1961年,下設「食品及農漁業(Directorate for Food,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統籌規劃農業相關業務,工作涵蓋三大範圍:農業政策改革,農業貿易自由化和環境永續。並以「農業委員會」及「漁業委員會」負責討論推動相關工作與計畫。

OECD於農業政策之討論,主要在於觀測各國農業補貼與保護程度的長期變化,並透過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PSE1)、消費者支持估計量Consumer Support EstimateCSE2)及政府一般性支持估計量General Services Support EstimateGSSE3)等三項指標,來計算會員國之農業「總支持估計量」Total Support EstimateTSE4),亦即各國農業補貼與保護的程度,並將評估結果納入每隔一年出版之OECD國家農業政策監督與評估(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OECD國家農業政策一覽(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at a glance)兩本專書OECD同時並討論農業政策與農業多功能(Multifunctionality)之關聯與影響,以及如何推動更具效率、公平性及不具扭曲貿易效果之農業改革政策。


OECD主要國家農業政策變化趨勢

本文主要係就七個主OECD國家農業政策監督與評估結果,以及近OECD整體農業政策變化趨勢特點,摘要論述如下:

(一)歐盟

歐盟1962年實施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簡CAP)以來,因應國內外環境需求的變化,歷經多次政策改革行動,從初期的糧食安全與生產導向的補貼措施,逐步修正朝市場導向、提升效率、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方向。農業生產者支持估計(%PSE),已1986~198839%,降2007~200923%,約OECD22%的平均值。而一般性支持估計(GSSE)2007~2009年總支持水準的一成左右,以基礎設施、市場與行銷及研發支出為主。

歐盟共同農業政(CAP)改革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包括(1)1992Ray MacSharry法案開啟市場導向的政策改革方向:推動降低出口補貼,環境保護的農業經營、直接所得給(Direct income payment)與農業生產與補貼脫鉤制(Decoupling)措施(2)2000年改革議(Agenda 2000)除持續調降價格支持補貼之比重,並開始強調農業多功能性與永續發展目標(3)2003年期中改革方案引進單一支付機制Single Payment Scheme,簡SPS),以及穩定農產品市場,加強環境、食品安全、動植物衛生和動物福利標準,建立農場諮詢體系,直接給付調整制度,與加強鄉村綜合發展等施政;並透過農業與環境交叉遵(Cross compliance)的法制化,要求請領單一支付補貼的農民,必須配合實施土地管理、環境、公共衛生、動植物健康、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等法定管理要件Statutor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簡SMRs)與優良農業與環境條件Good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簡GAEC)的環境標準,以確保農業的永續經營(4)2009年起進CAP全面健康檢(Health check),並就各成員國2007~2013年執行中的鄉村發展計畫Rural Development Plans,簡RDPs)進行檢討修正,規劃下一階2013CAP改革進程。

(二)美國

5~7年美國農業政策需重新檢視評估國內外環境情勢,並據以聯邦法案形式重新制定,經國會通過後,作為行政部門執行農業政策之依據;不過既往修法著重於擴張農業生產力,多以價格支持及補貼達到穩定農產品價格與保障農民之目的,因此屢受國際貿易夥伴之質疑。新實施之農業法案「糧食、環境保育及能源(The Food, Conservation and Energy Act of 2008)」係2008年通過,又2008農業(2008 Farm Bill)2008~2012年間美國農業政策之依據,涵蓋議題包括:所得和商品的價格支持、農業信用、風險管理、環境保育、出口促銷、國際間食品援助及農業發展、國內營養補助、鄉村發展、農業及食物方面研究、森林永續利用、農村及鄉村可再生性能源的資源利用,及扶持較弱勢的農民社會團體等項目。雖2008農業法仍延2002年法案基本立法精神與農產補貼架構,但因朝向確定個人能夠接受的補助總額、削減直接給付、降低生產扭曲等方向修正,已向市場導向政策略進一步。

整體而言,美國農業生產者支持估計(%PSE)1986~198822%,降2007~20099%,約OECD22%平均值的一半以下。而一般性支持估計(GSSE)2007~2009年占總支持水準比重升高45%左右,以市場與行銷、基礎設施及研發支出為主。

OECD農業補貼生產者支持多功能農業氣候變遷生態永續糧食安全綠色成長國際農政改革農業政策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