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中國經濟】中國科技產業政策及發展績效

 

台經月刊

 

【中國經濟】中國科技產業政策及發展績效

文淑惠‧徐啟帆‧張 驍(作者前一為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教授,後二為研究生)  (2005/08/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8期》

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現況

自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無到有,建立了有一定水準的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隊伍,研製出一系列高新技術成果,並逐步形成了相關的技術產業。1987年起,中國開始組織實施發展高科技863,並1988年開始組織實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火炬計,由此,中國的高新科技取得了巨大進步,兩彈一雜交水載人航,中國高科技成績斐然。

19888火炬計實施以來,中國政府相繼27個省、市、自治區建立50多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0,000多個高新技術企業。除此之外,中國目前已建立蘇、錫、常珠江三角洲、齊魯、關中、閔東、湘中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遼東、京津唐、沿江環北京四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也正在建設中。沿江、環渤海灣、東南沿海和歐亞中國橋四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大區域即將形成。這些高新技術開發地帶的成立,帶動了中國科技創新的快速前進。

從附表中可以直觀地看出,十餘年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從業企業、從業人數穩步成長,十年間翻3.3倍;總產值一再攀升,十年間翻38.6倍,總收入在十年間翻37.1倍;在體現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出口方面,中國高新產業更是表現不俗,十年間翻94.7倍,達到510.17億美元,印證了即將成為“世界工廠”的發展趨勢。
 

   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經過多年的建設、新材料、生物工程和能源環保技術等新興產業也迅速崛起,同時中國政府對食品加工工業、紡織服裝工業、農林牧業、機械設備工業、汽車工業、冶金工業等傳統產業的改造也如火如荼。科技創新在改造傳統產業、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機械、輕紡和醫藥等傳統工業卓有成效。比如在電力機車電子系統和控制關鍵器件與系統集成方面的科技創新,在中國鐵路的多次提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機械行業圍繞機電一體化、自動化目標,開發100多個高新技術產品,有的產品正在大面積推廣。

從總體上看,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科技產業已初具規模,並在個別領域已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是與世界先進水準比,中國科技產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相當大的差距。我們將在下面的科技政策部分加以分析。

中國科技產業高新技術火炬計畫863計畫產業科技政策技術創新自主研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競爭力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