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2014~2015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2014~2015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孫明德  (2015/01/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期》

2014年回顧

擺脫連續三年預測與實際間「開高走低」的窘況,台灣經濟在2014年表現轉佳。在國際情勢部分,雖然國際經濟仍有波動,經濟表現略顯顛簸,但台灣前三季經濟成長率卻在內外需求均衡發展下,分別有3.24%、3.74%及3.78%的表現,擺脫出口表現不如預期的可能困擾,較原先預測數據為高。在各項經濟數據中,表現最令人意外的是內需消費,在就業情況改善、股市回溫及觀光客成長的帶動下,前三季民間消費成長不僅為2012年以來新高且表現穩定,此外民間投資及出口也在國際經濟及重要電子產品帶動下保持成長,讓消費、投資及淨出口對經濟成長貢獻均有所表現。

不過,由於全球經濟在第四季再遇亂流,加上地緣政治情勢緊張,都使得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也可能對台灣民眾消費及企業投資信心產生不利影響,並影響2014年第四季及2015年首季表現。以下本文將就2014年台灣已公布經濟數據進行分析,並結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預測機構對2015年經濟展望,及對國內經濟情勢加以預測,並分析可能影響此一結果的不確定因素。 

(一)貿易情勢

在2014年台灣對外貿易情勢方面,前三季淨出口對經濟貢獻呈現逐季減少走勢,在表現較佳的地區及產品部分,由於歐美經濟轉強,加上國際大廠新產品效應,帶動台灣電子產品出口,但資、通訊成品就表現不佳,呈現「零件熱、成品冷」的情況。根據財政部統計顯示,1~10月累計出口2,615.3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成長3.2%,其中以對歐洲增加7.2%最高,其次為對美出口增加5.9%(表1)。

 

1 20141~10月台灣出口概況年增率

 

在進口部分,由於出口擴張帶來的延伸需求,累計1~10月我國進口2,305.8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增加2.8%。在主要進口地點中,中國躍居第一位占台灣進口17.2%,日本則居次占15.1%。在主要產品項目部分,由於出口表現平平,使得進料需求也不高,1~10個月占比重達進口74.9%的農工原料僅較2013年同期增加1.1%,受民間投資暢旺帶動,與之高度相關的資本設備進口則有6.7%成長,另外消費品進口也較2013年同期成長了8.5%。

(二)生產與投資

由於貿易數據轉佳,也帶動了台灣廠商的生產表現與投資信心,累計2014年1~10月工業生產增加5.94%,其中製造業增加6.28%。受惠於歐美景氣回溫帶動汽車零組件及行動裝置新品推出,1~10月累計以電子零組件業成長11.18%最高,其次為汽車及其零件業成長之10.33%,而機械產業則擺脫2013年日圓匯率劇貶的搶單效應,1~10月也有9.89%成長。

在投資部分,2014年第一季及第二季民間投資成長率分別為0.2%及6.58%,看來並不穩定,但事實上自2013年第四季起,台灣進口資本設備就有明顯成長,2014年1~9月進口成長率為6.4%(圖1)。由於台灣經濟成長模式中,投資常扮演火車頭角色,民間投資成長率的高低,不僅對當期民間消費產生直接影響,也帶動後續貿易表現,因此此項數據維持成長,也對2014年前三季內需及外貿都產生了明顯的帶動效果。

內需消費出口成長資本設備投資製造業景氣油價波動美國升息中韓FTA紅色供應鏈台經院預測經濟成長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