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探討現今台灣再生能源應用之阻力與挑戰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探討現今台灣再生能源應用之阻力與挑戰

王聰榮、劉師源  (2008/04/10)    《台經月刊第31卷第4期》

緣起

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擴張,能源消耗與需求均呈現倍數成長增加!過度開發衍生之環境汙染、原油價格高漲及京都議定書實行與後京都議定書(Post-Kyoto Protocols)時代的來臨等問題,國際間無不致力謀求「新能源」—再生能源對策,以因應現今能源短缺及改善全球環境品質。有鑑於此,台灣於永續發展政策之「能源政策」方面,將以促使再生能源積極推展應用、技術研發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為今後發展重點(葉惠青,2005)。此亦為目前多數國家所致力採行作法,更進一步配合制定相關能源法令規範及配套措施(曲新生,2005)。

(一)探討之背景與動機

「永續發展政策」中為讓能資源能永續利用,經濟部能源局乃階段性頒布獎勵措施,鼓勵並促使再生能源之推廣應用。然而國內再生能源技術發展已初步成熟,商業技術亦受國際間肯定與認同(王運銘,2005),唯獨推廣上之系統設置成本、政府政策及配套措施等各層面影響,致使於執行再生能源應用之成效上的普及率一直無法提升。據經濟部能源局於2006年統計再生能源執行成效之數據顯示,太陽能能源系統應用部分之累計發電裝置容量僅0.1MW,其安裝普及率亦僅4.08%(IEA, 2006),顯示台灣執行“綠色能源”應用仍有推廣與普及化之空間。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設置之再生能源系統應用於相關設施之現有規劃與配置中,是否有充分地達到最佳化設置與能源之再利用,以及國內是否仍持續推展此具實質教育意義之再生能源教育的部分。

因此,本文將針對台灣再生能源應用,探討再生能源應用與推廣上之重要影響因素與阻力,進一步建構目前台灣再生能源應用之影響因素體系,期待本研究成果能提供相關單位進行有效性及策略性改善(例如於政府推行政策上應設置適當“經濟誘因”以益於推廣等),進而利於台灣執行再生能源應用之成效上愈益普遍化及提升再生能源應用之普及率,以響應政府推動綠色環保與永續發展目標。

(二)探討之問題與目的

1.針對上述提出探討與研析之問題分述如下:

(1)探討並釐清現今台灣於再生能源應用上,其所面臨之挑戰的面向與阻力的構面為何? 

(2)台灣目前於應用再生能源系統中,影響再生能源應用與推廣上之重要影響因素及問題為何?

2.本文探討與研析之目的分述如下:

(1)探討並釐清現今台灣於再生能源應用上所面臨之挑戰與阻力,進而提昇民眾對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應用更加重視。

(2)透過再生能源應用與推廣上之重要影響因素及問題的研析,進一步建構影響因素評估體系,以利於台灣再生能源在執行成效上愈益普遍化及提升普及率。

(3)提供相關單位與部門進行有效性及策略性改善,以及相關環境能源系統建置、技術研發及移轉之參考,以響應政府推動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的目標。

再生能源能源轉型政策誘因技術創新設置成本能源效率綠色能源環境教育經濟誘因永續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