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養豬王國的轉化與再興——我國畜產加工品發展策略建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養豬王國的轉化與再興——我國畜產加工品發展策略建議

余祁暐、劉依蓁  (2014/03/20)    《台經月刊第37卷第3期》

隨著全球人口數不斷提高,對肉製品需求量也因此增加,其中以豬肉為最大宗(1),依聯合國糧農組(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統計2011年全球豬肉生產量1.1億公噸2007~2011年複合成長率2.44%,占全球畜禽肉類生產量37%

 

1 2011年全球主要肉品生產量

 

全球畜牧業發展現況

從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計2011年全球豬隻屠宰頭數13.8億頭,預2012年將超14億頭,近十年年複合成長率約2.3%。亞洲向來為全球豬肉消費的主要地區2011年的屠宰頭數約8.2億頭,占全球總屠宰頭數59.4%,近十年年複合成長率約3.2%。歐洲為全球第二大的豬隻屠宰地區2011年的屠宰頭數3.1億頭,約占全球22.7%,近十年屠宰頭數年複合成長率約0.9%。美洲、非洲及大洋洲2011年的屠宰頭數則分別2.2億頭2,635萬頭747萬頭,各占全球15.5%1.9%0.6%,近十年年複合成長率則分別0.9%4.4%-1.3%1)。

 

1  全球豬隻屠宰頭數

 

進一步分1961~2011年豬隻屠宰頭數的成長趨勢可發現,過50多年間全球整體豬隻屠宰頭數的複合年成長率2.6%,而亞洲及非洲的豬隻屠宰數量成長率遠高於全球,其複合年成長率分別5.2%3.4%;至於大洋洲、美洲及歐洲的複合年成長率則分別1.5%1.3%1%

2011年中國豬隻總飼養量最高,6.7億頭,占全球近一半的豬飼養量,其次為美國與德國,各約占全8%4%,而亞洲另一個重要養豬國為越南,共飼養4,400萬頭豬,為全球第四。前十國共飼養全球超過七成的豬2007~2011年全球養豬頭數年複合成長率2.35%,其中中國、德國、越南、俄羅斯等國年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值(2)。
 

2  全球主要豬隻飼養國

 

我國畜牧業生產現況

2012年台灣經濟動物之產值為新台1,153億元,以豬隻產值最高,達到新台668億元,近年來0.43%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其次為禽類和牛隻(3)。養豬業是台灣農業與畜牧業的重心,占農業產13.97%,亦占畜牧業產45%,為國內農產品品項產值最高者。在口蹄疫爆發前,從行政院農委會建置貿易統計資料1989年起,豬肉一直為我國農產品出口最大宗,最高占農產品出口值近三成,然而1997年口蹄疫爆發後,豬肉無法出口使得豬隻屠宰頭數由過1,400多萬頭劇減800多萬頭,我國豬肉貿易也1998年由出超變為入超。因此,口蹄疫為影響國內養豬業發展之重要因素,根1997年農委會資料計算,直接損失超過新台400億元,間接損失超1,000億元2012年台灣仍零星爆發豬口蹄疫,目前仍被世界動物衛生組(OIE)認定為「施打疫苗之非疫區」,因此尚未脫離口蹄疫成為非疫區國。
 

3  台灣經濟動物產值分析
 

2012年國內約9,273家豬場,在養頭數600萬頭,全年度總屠宰肉豬頭數897萬頭,供91萬噸豬肉(4)。而台灣養豬場規模,500頭以上養豬場為主,養豬數占全87.5%。台灣以屏東縣、雲林縣、彰化縣、台南市為主要養豬重鎮,共占全台七成以上養豬數,其中屏東縣和雲林縣各23.96%23.76%,占了將近一半養豬數。

 

4  台灣養豬業現況
 

台灣自1997年口蹄疫爆發後,豬肉無法出口使得豬隻在養頭數劇減,連帶也使得屠宰頭數下降,近年維持800多萬頭之屠宰頭數。再加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WTO)的影響,使得國內不論是在養頭數、屠宰頭數和養豬戶數仍皆呈現成長持續下滑的走勢,但整體養豬產值隨近年來豬價回升亦有所成長,而養豬戶數下降幅度相較在養頭數大,也顯示台灣養豬業朝規模化飼養發展。

養豬產業豬肉加工品牌建立價值鏈整合口蹄疫產銷履歷國際市場食品安全豬肉出口產業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