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服務業國際化發展策略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服務業國際化發展策略

王健全、林嘉慧、賴美鈴  (2006/11/13)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1期》

前言

近年來,服務業產值占整GDP已高70%以上(依主計處公布的資料95年第二季服務業產值GDP比重75.43%),因此,服務業的創新、國際化能力倍受矚目,也是台灣未來升級轉型與競爭力提升的關鍵。不過,服務業的無形、不易貯藏、不易複製、差異化的特性,加上其行銷涉及國家不同文化水準、所得水準,故擁有在地化優勢,不易國際化,尤其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體系,企業規模小,國際化人才資金等普遍不足,因此,有賴政府及企業戮力共同研擬策略,才足以強化服務業的國際化能力。而服務業中的批發、零售、物流等次產業隨著經濟的進步、國民所得的提高,其重要性也日益突顯,有鑑於此,本文旨在探討批發、零售、餐飲及物流等服務業中較具國際化發展的實力或潛力產業,並透過先進國家發展經驗及國內企業的優劣勢分析,進而研擬服務業未來國際化發展之策略,以提升其出口能力與產業競爭優勢。

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外,第二節分析我國服務業國際化發展之優劣勢;第三節借鏡先進國家國際化之經驗及相關政策;第四節針對國內若干具國際化能力之個案加以探討;最後一節則為結論與建議。

 

國內服務業國際化發展之優劣勢分析

(一)我國服務業之服務貿易收支現況

不論是從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還是台灣產業的發展趨勢來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國家發展到成熟期或所謂的後工業化時代,服務業掛帥是很自然的走向,尤其21世紀,產業面對全球化、數位化、知識經濟浪潮的衝擊下,「地球村」的境界已逐漸形成,服務業朝國際化、自由化發展已是不可擋的趨勢。

一般而言,勞務貿易出超可以反應服務的出口國際競爭力,1為主要國家勞務貿易之國際收支差額,其中,美國、法國、義大利、英國為勞務貿易出超國,而加拿大、日本、德國、韓國及我國為勞務貿易逆差國,由歷年的數據可發現,我國勞務的貿易入超有逐年縮小的趨勢,顯示我國服務業的出口競爭力正逐漸地改善當中。


1 主要國家勞務貿易國際收支差額

 

未來我國的服務業要如何由國內走向國際?是值得正視的一項重要課題。不過,由於時間、人力的限制,本文的探討以「商業服務業」為主,但由於部分資料的取得不易,故部分的資料或先進國家政策仍以「服務業」的方式呈現。

服務業國際化台灣經濟品牌發展政府政策跨國合作商業模式創新產業升級服務出口國際化人才法規鬆綁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