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東亞智慧醫院跨域整合之創新模式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東亞智慧醫院跨域整合之創新模式

金惠珍  (2020/04/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4期》

2001年美國醫學(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提出六大醫療品質目標:病人安(Patient Safety)、以病人為中(Patient Centered)、有效醫(Effectiveness)、效(Efficency)、及(Timeliness)與公(Equity),至此,醫療品質政策發展開始朝向此六大發展目標為改善架構。而「智慧醫院(Smart Hospital)因為可藉由資訊科技輔助,有效降低醫療錯誤發生、提升工作效率,進而提升病人安全,而成為醫療機構追求的目標。

雖然美國在智慧醫院技術應用發展上,仍是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但亞太地區在智慧醫院科技投資發展上正急起直追,中國、日本與台灣位居於引領亞洲經濟成長趨勢的東亞區域,並且都已將智慧醫院訂為策略主軸,以帶動國內智慧醫療發展,並在國家戰略思考下而形成不同的發展特色。本文透過對日本、中國與台灣的智慧醫院發展研析,並比較其特色,以掌握未來亞洲醫療智慧化的發展走向。

  

未來生活的實踐:智慧醫院的藍圖

因應人口老化,勞力短缺與慢性病問題,民眾開始提升健康意識,醫療不僅僅只是治療,並擴大到維護健康層面的預防、診斷、諮詢、照護、復健、健康管理等層面(1),而形成了健康產業生態圈。

 

1  醫療領域從治療到健康之驅動轉變

 

2019年麥肯錫研究指出,智慧醫院的商業價值已呈現,許多國家將科技應用在醫療上的效益,最直接反映在節省醫療成本約占年醫療總支出10%;而估算美國在科技驅動的健康解決方案領域上的投資額,201110億美元,2018年已成長80億美元,智慧醫院的發展概念讓大家對未來充滿了想像。

(一)健康產業生態圈興起正在改變醫療型態

醫療發展正從「治療」延伸到包括健康管理、健康生活、疾病預防和康復照護等「健康」全週期管理發展。醫院作為醫療服務的主體需求遂也進行重大轉變,引入人工智慧、機器人與其他新技術以提升診療準確性,減少醫療失誤與過度醫療的巨大損失或資源浪費。而科技的發展,讓醫療服務擴展到醫院外的藥局、家庭醫生、診所、復健中心;中國甚至是由政府主導推動醫療去中心化,正在通過大力發展家庭醫生服務、社區衛生中心和協力廠商服務機構與第三方服務機構,醫療服務開始走向零售化。

技術創新帶動線上問診,並發展出跨科別診療等新型照護模式,讓患者開始主動參與醫療決策過程,也推動醫院從過去由醫生主導的醫院全服務結構,走向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多元服務提供者的健康生態圈型態(2)。

智慧醫院東亞醫療跨域整合智慧化系統醫療科技人工智慧醫院區塊鏈應用醫療南向布局台灣醫療亞洲醫療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