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新願景、新倡議:2013年台灣在APEC的貢獻
李靜嘉 (2013/07/05) 《台經月刊第36卷第7期》
我國自1991年加入APEC 20多年來,除積極參與亞太區域關注之事務,更透過提出相關倡議深化我國參與的深度與廣度。近年來,APEC部長與資深官員們均強調中長期、具策略目標的APEC倡議,可更有效建構APEC經濟體在國際經貿的能力,以達到區域經濟合作之效益。自2011年起,APEC預算暨管理委員會(Budget and Management Committee, BMC)決定採行APEC多年期先行計畫(pilot MYPs),落實APEC部長與資深官員們之期許。
截至2013年APEC多年期先行計畫階段結束前,APEC一共通過12項多年期計畫,我國則共計提出三項,占1/4的比率。2013年先行計畫最後一期,我國提出兩項均獲APEC補助,包括行政院農委會所提「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Strengthen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o Reduce Food Losses in the Supply Chain)及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所提「APEC女性創新經濟發展」(Innovation for Wome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兩項多年期計畫。
除多年期倡議外,2013年APEC第一期計畫亦通過補助我國三項倡議,分別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提「APEC創業加速器」(APEC Start-up Accelerator Initiative, ASA)、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所提「APEC SARS十週年—公共衛生緊急應變體系之創新、成就及持續發展研討會」(APEC Conference on the Innovation, Achiev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ublic Health),以及公平交易委員會所提「ANSSR主動打擊限制性競爭行為以確保開放、運作良好及競爭市場區域研討會」(APEC Regional Seminar of ANSSR Initiatives Against Anti-Competitive Practices for Ensuring an Open, Well-Functioning and Comparative Market)三項計畫。上述2013年APEC通過之第一期計畫,我國共計獲得121萬美元之經費補助,實足展現我國在APEC所發揮的能量。
2013年我國所提之多年期新倡議
以下分別簡介我國2013年所提兩項多年期計畫,並詳述其倡議內容對APEC議題發展與能力建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
根據聯合國產業發展組織(UNIDO)的研究顯示,在亞洲約30%人類可食用的糧食,會因種種不同因素而浪費或損耗,且每年全球糧食損失的總量高達13億噸。而對於蔬果類而言,收割後的糧損更可能高達50%以上。基於此,此倡議主要透過公私部門夥伴關係,以能力建構及經驗分享的方式,探究如何減少亞太區域糧損與食物的浪費,進一步提升APEC區域的食品安全及品質。
APEC、區域經濟整合、供應鏈管理、糧食安全、女性經濟發展、公私部門合作、科技創新、能力建構、經濟包容性、國際貿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