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提升能源效率激勵措施及其對服務業之節能成效與經濟影響評估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提升能源效率激勵措施及其對服務業之節能成效與經濟影響評估

梁啟源、鄭睿合、楊正鸞、林文祥  (2016/05/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5期》

   2014年我國能源消費量115,325 KLOE,其中,電力消費占總能源消費比重49.4%,服務業為國內第二大電力耗用部門2014年服務業占台灣整體電力使用量19%2000~2014年之年均成長率超2%,同期間CO2排放年均成長率則1.95%,高於整體平(1.29%),因此,如何提升服務業能源效率,特別是電力使用效率為一重要議題。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各種節能措施,如調高電價、電器設備能源效率規範、補助等,以促使能源用戶降低能源消耗。其中,稅賦優惠激勵措施在國際上已廣泛實施於各部門,國內則尚缺乏以節能為主軸的稅賦優惠制度。為此,本文為瞭解實施稅賦優惠措施所可能帶來的影響,首先彙整當前國際上最常被採用的能源效率提升激勵措施執行現況,其次分析實施相關措施之成效,最後利用模型評估服務業部門實施稅賦優惠措施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相關政策建議。

 

國際間常見之能源效率提升激勵措施

   目前國際上已所實施的節能措施大致分為:財政工具、經濟激勵措施、強制規範措施與其他措施(如自願性規範、ESCO),而經濟激勵措施是經由實施金融獎勵措(Financial Measures)或財政激勵措(Fiscal Measures),以鼓勵企業或個人提升能源效率節能設備投資。其中,金融獎勵措施包括(1)提供進行能源審計的企業或家計單位補貼(2)政府針對投資於能源效率設備的企業或個人給予補貼或優惠貸款。財政措施則包括(1)稅收抵(Tax Credit, TC),投資節能技術設備者,可從每年利潤中扣除一定比例的相關成本(2)加速折(Accelerate Depreciation, AD),凡購買符合條件的設備可較一般設備享有更高的折舊率折舊其成本(3)對節能設備的投資減(Tax Reduction for energy efficient investment, TRE),給予節能設備投資或購買者免稅,例如減免進口稅、增值稅等。

   根據2013年世界能源協(World Energy Council, WEC)的研究指出,受調查的國家中,70%的國家實施財政和金融激勵措施,且以金融激勵措施占主導地位,其中以投資補貼方式占最大多數,約占所有措施60%,其次是能源審計補貼,優惠貸款則是在歐洲國家、獨立國(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及美國較重要(1)。

 

1  世界各區域實施經濟激勵措施現況

 

   再者,WEC (2015)指出,在各種經濟激勵措施中,採行投資補貼的國家大多實施於工業、公共/商業建築和住宅建築等部門,較少運用於運輸業。其次,採用能源審計補貼的國家約占受調查國家40%,相較於直接補貼,優惠貸款措施較不常被各國採用。此外,推動稅收抵免與減稅措施的國家,大部分是為了鼓勵節能設備投資或建築物改造。新興和發展中的國家則主要採用節能設備的增值稅和進口稅等方式(12)。

能源效率稅賦優惠節能投資服務業用電財政激勵投資抵減節電成效減碳政策ESCO機制能源稅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