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碳排OUT!不可不知的電動載具發展趨勢
林匯凱.許延彰 (2022/09/08) 《台經月刊第45卷第9期》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與大自然共存,致使ESG永續發展成為近年來熱門議題。ESG分別代表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ment)。其中環境問題受到最多國際關注,但在眾多環境議題中,世界各國仍有一些明確目標正在共同努力達成2050淨零碳排,此即為全球高度重視的目標之一。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於2021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經過兩週的談判後,與會的200多國終於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公約要求逐步減少煤炭使用,並控制全球溫度升高幅度在1.5度以內。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公約首次將「逐步減少(phase down)化石燃料」寫入最終文件,成為聯合國史上第一次提及化石燃料的氣候協議。為達到1.5度以內的溫度設定,公約承諾要在這十年內大幅減少碳排,設定目標於2030年前全球必須減少一半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
在國際能源總署(IEA)發表的「全球能源部門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提出未來30年需完成超過400項里程碑,以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該目標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減碳主要透過目前市場上已有之技術加以改良達成2030年短期減碳目標;長期主要透過目前仍未成熟之示範或原型技術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前各種淨零排放相關技術已如火如荼展開競爭,其中電動車(EV)產業競爭尤為激烈,除Tesla外,各傳統汽車大廠如BMW、Benz、Toyota等無不積極切入電動車領域發展相關技術。除了電動車之外,可同時解決塞車與高碳排的電動垂直起降機(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eVTOL)亦於2016年後快速發展,無論是地上跑的或天上飛的,載具電氣化顯為淨零排放浪潮下的發展重點項目。
本文透過電動車市場規模及近期早期資金巨額投資,探討電動車產業發展潛力與創新趨勢,同時,亦針對eVTOL重點獲投進行介紹,並於文末檢視我國為淨零排放目標所做的準備與相關產業發展是否有須加強之地方。
狂潮來襲!電動車市場將進入爆發期
根據Ultima Media統計,儘管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響,整體汽車銷量下降了約20%,但在政府和廠商共同推動下,消費者對電動車和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PHEV)的需求加速,使202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較2019年成長約33%,在歐洲EV和PHEV的銷量更是翻了一倍左右。而根據2021年Ultima Media的分析報告指出,全球EV和PHEV的市占率從2019年的3.4%,上升到2020年的5.6%(其中3.7%是純電動車)。
至於電動汽車和所有類型的混合動力車(包括輕度、全混合和插電式複合動力車)占所有車輛銷售的19.2%,這意味著近1/5的全球乘用車銷量已經在使用鋰離子電池。到2030年預計全球新車銷量的53%將是純電或混合動力,於2040年純電動車將會占全球新車銷售的一半,足見電動車的成長即將邁入爆發期。
電動載具、淨零碳排、綠色交通、電動車市場、物流電氣化、電池技術、快速換電、eVTOL、能源轉型、氣候目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