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碳中和目標下的全球服務業:從挑戰到機遇的轉型路徑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碳中和目標下的全球服務業:從挑戰到機遇的轉型路徑

許芯榆(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2025/04/10)    《台經月刊第48卷第3期》

日本與英國在服務業減碳上各有策略,日本依賴政府補貼,7-Eleven、LAWSON等企業專注物流與供應鏈創新,如電動車儲能與氫能配送;英國則由零售協會主導,Morrisons、Boots等企業積極參與,透過綠建築、回收計畫與碳足跡標籤提升能源效率與消費者參與。雖然服務業碳排放較低,惟其供應鏈影響深遠,透過減碳行動不僅能降低環境負擔,更能引導消費行為轉型,推動永續發展。

 

商業服務業影響民眾日常生活,涵蓋餐飲、旅遊、飯店、零售等多種領域,占全球經濟比重大。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升高,服務業面臨著減碳的壓力。根據2024年PwC「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2023年全球碳密集度只減少1.02%,為十年來最低,若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減碳幅度要是目前的20倍,因此,不僅各國政府、企業甚至民眾都必須加快腳步提升減碳效率,才有機會讓地球永續發展。

全球多個經濟發達國家,如英國、日本、美國和新加坡,積極推動商業服務業的永續減碳轉型,這些國家都對減碳做出特別規劃與努力目標。首先,英國在2023年10月關閉境內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場,成為七大工業國中首個棄用煤電的國家;其次,日本、美國都以大量減排室氣體總量為目標、新加坡則是於2019年實施碳稅,2030年提高碳稅到每噸新台幣50~80元來抑制排碳,這些國家在商業服務業發展也十分進步,為全球減碳努力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這些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創新與研發能力、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健全的政策法規體系,在全球減碳工作中發揮著領導作用。

在這些國家中,日本服務業約占其GDP的70%,是亞洲服務業的重要標竿之一,而英國服務業則占GDP的80%以上,更是全球服務業占比最高的國家之一,且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關鍵地位,因此,本研究將以日本、英國為例,觀察目前全球服務業減碳相關趨勢與發展挑戰。


日本商業服務業減碳趨勢

日本天然氣發電量占整體1/3,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僅次於中國,有龐大的花費在於購入能源,因此,如何使用再生能源、要求民眾節能、自己發展潔淨能源,都是減碳的重要工作。2022年日本政府提出綠色轉型(GX),主要目的是希望鼓勵企業轉換思維,不再強調單純減碳,而是希望企業走向更全面的轉型,讓節能減碳成為一種營運上的日常思維。

不僅如此,自2022年起日本環境省推動名為「デコ活」(Deco-katsu,減碳活動),日本環境省推動的全國性運動,是鼓勵個人、家庭、企業和社會採取具體行動減少碳排放,推動可持續的低碳生活與營運模式,日本政府為強化大眾意識,透過廣告、教育、補貼全面推動此項工作,例如:節能商品折扣、減碳補貼等,要民眾、企業從日常上開始減碳生活。日本2020年宣布2050年將達成碳中和的目標,2023年啟動碳交易機制,鼓勵企業加速能源轉型,

服務業減碳供應鏈創新低碳物流碳足跡標示內部碳定價綠色建築碳交易機制零售永續能源轉型循環經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