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環境低碳1 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之技術導入與財務支持
李珣琮、黃筱甯 (2015/06/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6期》
近十數年來由於氣候變遷、能源安全及福島核災等課題的產生,使綠色能源的發展意識與重視程度迅速升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2009年公布全球綠色新政報告書,旨在達成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創造綠色就業機會及達成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全球各國皆紛紛投入響應,「綠能投資」與「綠色新政」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主要經濟策略及施政潮流,我國亦從善如流加入世界的趨勢。
我國綠色能源發展軌跡
(一)國家推動目標方向與策略做法
我國綠色能源之發展沿革與軌跡,可追溯至2008年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由能源供應面之「淨源」與能源需求面之「節流」做起,建構「二高二低」。即「高效率―提高能源使用與生產效率」、「高價值―增加能源利用的附加價值」、「低排放―追求低碳與低汙染能源供給與消費方式」及「低依賴―降低對化石能源與進口能源的依存度」的能源消費型態與能源供應系統。在訂立綱領方向後,淨源與節流工作實需產業的發展來支持配合,故在2009年核定「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後簡稱「旭升方案」),選定重點產業並依產業特性協助產業發展,又為因應經濟環境變化,行政院於2012年啟動「財經議題研商會議」,研議具體對策以提振經濟,並提報規劃「綠色能源產業躍升計畫」(後簡稱「躍升計畫」),針對我國產業之厚實基礎及優勢,以製造業服務化的思維,朝下游拓展系統服務業發展,並擴大海外系統輸出能量。
(二)旭升方案與躍升計畫之演變
旭升方案自2009年行政院核定執行,截至2014年總體綠能產業產值達新台幣4,884億元,較2008年(1,600億元)成長205%,帶動國內投資額約2,963億,綠能產業廠商總數超過1,350家,促進就業人數達69,610人(2008年16,000人)。旭升方案的綠能產業範疇包含太陽光電、LED照明、風力發電、生質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能源資通訊及電動車輛,目標為引領台灣產業朝向低碳且高值化發展。下一階段的躍升計畫聚焦推動四項主軸產業,分別為太陽光電、LED照明光電產業及風力發電、能源資通訊產業。躍升計畫係導入三化(在地化、服務化、國際化)及四創新(技術、設計、資金、行銷)之概念,以達到質化、量化兼具之效益。
比較旭升方案及躍升計畫之內涵演變與預期量化效益(圖1、表1),皆是以推動綠能產業為目標,然其推動產業之類別則經發展效益之檢討調整後由七項濃縮至四項。探究各產業所代表意涵,結合我國資通訊、半導體、機電及材料等相關產業厚實基礎及優勢,以製造業服務化的思維,朝下游拓展系統服務業發展,並擴大海外系統輸出能量,快速嵌入全球分工布局,創造成長動力。
離岸風電、綠能政策、技術導入、海事工程、能源資通訊、國發基金、風力發電、太陽光電、智慧電網、綠色金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