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新加坡服務業情勢與台商發展契機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新加坡服務業情勢與台商發展契機

蔡依倫  (2011/02/05)    《台經月刊第34卷第2期》

近年來服務業與製造業儼然已為成為帶動新加坡經濟成長之雙引(Twin Engines),其中服務業產值GDP之比重穩定維持60%以上,且對經濟成長之貢獻不容小覷。雖然新加坡國內市場規模不大且競爭激烈,台灣服務業者欲掌握當地市場的挑戰較大,但建議欲前往東協市場發展之業者,不妨利用新加坡之多元民族、良好投資環境等優勢,將新加坡市場視為前進東協市場之實驗場,在當地透過試點營運,獲得不同種族之消費資訊與需求樣態後,進一步進行服務或產品修正,以大幅提高產品與服務在東南亞國家之成功機會。

 

新加坡當地服務業發展情形

(一)新加坡服務業GDP之比重超過六成

隨著新加坡政府致力於推動服務業發展策略,如運輸物流、資訊科技、金融服務、旅遊觀光、會展等,使新國服物業在經濟發展之重要性凌駕製造業之上。檢2006~2010年新加坡各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Gross Domestic Product)比例(1),可發現服務業產值GDP比重均超60%,遠高過製造業與營造業。隨著服務業產值的提高,GDP成長貢獻也隨之增加(220052006GDP成長率的貢獻均維5%5.6%,但在受到全球金融風暴衝擊下20082009GDP成長率貢獻一度下降3.0%-0.9%。另外,值得注意的2010年前三季,因為電子與零件業、石化業、製藥業表現不凡,使製造業GDP成長之貢獻高7.6%,罕見地超越服務(7.1%)。然而,根據新加坡貿易暨工業(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MTI)的預測2011年服務業產值GDP比重將上揚2/3,顯示未來服務業在新加坡經濟仍具有至關重要之地位,原因有二:一為製造業增長步伐的逐步放緩,另一方面因聖淘沙名勝世(Resorts World Sentosa)與濱海灣金沙娛樂(Marina Bay Sands)等兩座結合賭場、購物中心、旅館、影城之綜合娛樂(Integrated Resort, IR)的開放,預期將可促進個人服務、商業服務、其他服務業的繁榮,再加上各國經濟緩慢復甦與全球貿易逐漸熱絡,將帶動金融業、批發交易、運輸物流業之發展。

 

1 2006~2010年第三季新加坡主要行業產值GDP之比重

 

2 2006~2010年第三季新加坡各行業對經濟成長率之貢獻

 

(二)主要服務部門發展情勢

1.批發與零售貿易業

批發與零售貿易業是新加坡七大服務業中主要的業別,且對其經濟成長扮演重要角色2009年批發業貿易業與零售貿易業總產值GDP16.3%1),對經濟的貢獻度不但僅次於製造業24.6%,更高於其他服務業部門。另外,批發與零售貿易業的蓬勃發展,造成最近十年來新成立之公司與企業數目領先其他業別。

 

1 2009年服務部門GDP比重

 

新加坡的批發貿易(Wholesale Trade)包含從事國內批發貿易和國際批發貿易的公司2008年批發貿易業的廠商數目已35,514家(3),以員工人數少於十人的公司為大(84.3%),員工人數超100的公司為最少(0.8%)。另外,在國內批發貿易和國際批發貿易企業中,以從事機器設備與家庭用品的公司為主(4),廠商個數占比23.9%22.7%。在營業收入方面2008年燃料與化學品的批發貿易營業收入最高,6,843.22億美元,其次為機器與設備批發貿易,營業收入2,663.29億美元。


3  2008年新加坡批發貿易廠商按員工人數分類

 

4 2008年新加坡批發貿易業廠商家數與營業收入

 

2008年新加坡零售貿易業共20,340家企業(5),就業人115,500人,總營業收入407.46億美元,相2007年成長四個百分點。若將零售貿易行業按銷售商品類型加以細分,販售個人用品的零售貿易企業家數最多(6),8,797家廠商,而其次依序為其他類商品零售商4,167家)、一般商品零售商3,174家)、家庭設備零售商2,753家),以及交通運輸設備零售商1,449家)。此外,在營業收入方面,交通設備與個人用品的零售營業收入最高,分別145.44億美元94.32億美元。

服務貿易批發零售業物流績效試點營運族群消費行為投資環境外資吸引力產業結構交通倉儲業東協市場分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