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重塑經濟成長與轉型
鍾佳容 (2014/05/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5期》
為推動區域整體及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及社會轉型,中國將自身結構改革的經驗與APEC成長策略結合,將「促進創新發展、經濟改革及成長」訂為2014年三大優先領域之一,重塑區域經濟成長動能,推動發展模式轉型。
綜觀「促進創新發展、經濟改革及成長」優先領域,主要分為轉型與成長兩個層次。雖然兩者皆為APEC所討論,但2014年是首次嘗試將兩者結合,如何緊密連結轉型與成長工作,將是重大挑戰。本文就APEC結構改革及成長策略之內涵作一簡要分析,以掌握2014年APEC討論脈絡。
APEC結構改革
2010年日本橫濱APEC經濟領袖會議首先提出「APEC結構改革新策略」(ANSSR),目的藉由對環太平洋地區的結構改革、市場透明化與運作機制的改善,以期達到經濟穩定成長。2013年APEC領袖與部長會議強調「重塑經濟成長與轉型」制度連結與落實APEC經濟成長策略之關係,2014年中國主辦APEC,再次重申該觀點。
APEC結構改革新策略主要內容包括:定義APEC共同優先領域、設定2011~2015年間有關結構改革優先目標、針對特定議題進行能力建構等。由於考量結構改革的各項工作深具跨領域性質,因此ANSSR呼籲APEC經濟體透過更全面的政策經驗交流,達到確保經濟持續成長之目標。
(一)ANSSR定義五大主要議題
考量結構改革的落實,必須配合當地的政策環境及經濟發展程度等各項因素,因此ANSSR並未訂定結構改革之制式途徑,而是建議各經濟體以釐清需求作為落實ANSSR的策略。換句話說,APEC經濟體首先應分析它們在進行結構改革時的優先議題,但由於這個過程耗時,所以APEC鼓勵各經濟體透過國內外相關產業的經驗交流,進行經驗分享,學習最佳典範,然後在此基礎下,ANSSR再行協助各經濟體研擬個別的ANSSR計畫,並結合可測量的方法論,達成結構改革的目標。
各經濟體在訂定結構改革的優先領域時,ANSSR定義五個主要議題領域,以便協助達成ANSSR之目標,其五個議題領域包括:(1)提倡更開放、運作良好、透明與具競爭力的市場;(2)提供勞動市場機會、訓練與教育機會;(3)提倡中小企業永續發展,並提升婦女及弱勢族群經濟機會;(4)提供有效率的與具財務性的社會安全網絡方案;(5)提倡良善運作與有效管制之金融市場。
上述五個議題領域由於皆與經濟成長轉型相關,因此中國在考量APEC議題延續性及結合本身國家發展政策,尤其是「十二五」計畫後,選擇APEC結構改革並結合成長策略為年度重點。
自ANSSR鼓勵APEC各經濟體提出議題領域後,受到許多經濟體之關注,並與各經濟體的政策方向及相關的國內政策進行連結,包括日本的復甦策略(Strategy for Revitalization)、俄羅斯的2020願景(Vision 2020)、菲律賓的降低貧窮議題(Reducing Poverty)等。我國也積極參與ANSSR議題,及提出我國「ANSSR計畫草案(2011~2015)」,內容涵蓋ANSSR的議題,包括:(1)提供勞動市場機會、訓練與教育機會;(2)提倡中小企業永續發展,並提升婦女及弱勢族群經濟機會;(3)提倡更開放、運作良好、透明與具競爭力的市場。中國的ANSSR計畫草案內容則包括:(1)提倡良善運作與有效管制之金融市場;(2)提供有效率的與具財務性的社會安全網絡方案;(3)提供勞動市場機會、訓練與教育機會。
(二)中低收入陷阱議題
APEC地區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在過去幾十年來,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已從低收入成長階段,過渡到中等收入階段,並為跨入高收入經濟體而努力。
APEC 2014、經濟結構改革、中等收入陷阱、創新成長、城鎮化戰略、綠色經濟、區域經濟轉型、可持續能源、科技創新、供應鏈升級
分享: